经济政策对路
顶层设计符合中国国情
蔡伟才: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经济局势,中国政府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优势,果断调整经济措施,以应对挑战。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经济成长之路坎坷不平,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和具体形势及所面对的世界经济大环境,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策略。中国经济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谓世界近代经济史的一大奇迹。“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国走出国门、直接影响世界发展的里程碑。
戴维·克莱曼:中国早已摒弃单纯追求GDP增速的做法,以推进改革追求以质量和可持续性为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具有强劲的韧性,也正是得益于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为新动能的培育与壮大提供有利条件。中国政府目前也正在加快增长动能的转换:以投资、制造业为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渐让位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消费者模式。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消费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连续3年超过了传统上由投资的贡献率。
中国政府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也正在逐步释放。通过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措施得到逐步落实,有效地化解了产能过剩问题。这将优化行业内的资源配置,为更加优质的企业发展提供空间,推动行业市场的发展。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通过去产能措施让钢铁行业产能下降了6500万吨,煤炭行业减少了2.9亿吨的产能,供给侧改革还将逐步在众多行业深入推进。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不断优化的投资结构与改善的营商环境。好的环境和科学的投资引导将会更加有效地激发出社会的创造力。中国制造业正在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中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增长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互联网发展催生出新的消费业态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这些新的增长点和新动能对经济的助推力正在不断加大,支撑作用也在显著加强。未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中国新动能的支撑作用将继续增强。
娜塔莉亚·格里波娃:中国能让人信任的原因之一是清晰而稳定的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循序渐进的,符合之前专家作出的预期。“软着陆”的实现证明中国有能力维持经济稳定,有力地为世界经济降低风险。中国非常清楚复杂的国际形势带来的挑战,并制定了综合全面的政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质量提高,会使中国更好地担当全球增长引擎的重任。
近几年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稳定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考虑到中国经济的体量和对世界增长的贡献,中国发展的积极态势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更多福利。
弗莱德·伯格斯滕: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原因,例如保持开放、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保持创新等。在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方面,中国央行有序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过去几个月来,中国的资本流出量正在下降,人民币汇率依然保持稳定,央行对资本流动进行了有效调节。
此前外界很担忧中国的债务水平,但实际上中国政府密切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债务增长,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策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依然十分强劲,因此我认为不需要过分担忧中国的债务情况。过去几年,债务水平增长很快,但现在已经放缓,债务良性增长和债务危机是两码事。
提供全新模式
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蔡伟才:中国已从先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参与者转变成为全球经济潮流的引领者。鉴于中国市场持续增长的规模与潜力、中国经济为全球经贸发展所给予的支持与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方案”对世界经济复苏所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不少外国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有望在10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无可否认,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面临不少尖锐难题,譬如国内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的潜在风险,异地及不同阶层的贫富不均,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等等。这些挑战不少是经济高速增长伴随而来的“副作用”,部分原因也包括世界经济大国对中国崛起心存“敌意”。这些困难和挑战正考验中国政府的应变能力,其领导人正对症下药,剖析问题症结,并制定了相应对策。长远来讲,“一带一路”应该是中国经济未来数十年维持持续稳健发展的有效解决方案。届时,中国终将巩固其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
戴维·克莱曼:在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信心,也为全球经济稳定贡献了力量。同时,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为全球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相信中国将继续在经济再平衡方面持续取得进展。这将为中国展现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提供基础,也为全球各国经济增长提供一个全新的“中国模式”。中国政府在稳定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还不断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倡议等项目的落实,拉动地区国家经济的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加速复苏和健康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我们也有充分理由相信,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未来对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弗莱德·伯格斯滕:中国经济要继续改革,寻求增量,继续扩大消费、服务领域在经济规模中的比重,这对全球增长而言,比扩大出口或贸易顺差都具有更重要意义。对中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是依靠大量贸易顺差来促进经济增长,对整个世界的增长而言并无多大帮助。因为中国贸易顺差增加,其他地方的贸易逆差也会增加,中国获得的只是其他国家失去的。要实现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真正有意义的是国内需求增加,而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因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庞大的贸易顺差推动产生的。而国内需求增长就不一样,包括消费需求、私营部门投资需求、政府投资需求的可持续增长。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目前进行的结构性改革调整了经济增长结构,挖掘经济发展的增量,使得消费、服务领域良性增长,这对中国经济保持韧性,以及实现全球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娜塔莉亚·格里波娃:自2013年以来,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等促进全球经贸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睿智倡议,将为世界经济合作的深化带来更加全面的积极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