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汉字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同时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要肯定汉字、歌颂汉字、学习汉字、应用汉字,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汉字在信息时代大放光彩。
【关键词】汉字 文化自信 信息时代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穿越了五千年时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这种符号,带着历史的印记——陶符甲骨、篆隶楷宋,几千年来,记录了太平盛世,描绘了战火硝烟,承载着中华智慧,傲视着全世界蛮荒至文明的各种文化,彰显着十四亿华夏儿女豪情满怀的文化自信。
这就是汉字,是中华民族雄浑豪迈、生生不息灵性之结晶,是与一切西方语言文字迥然不同而内涵深邃的“文化魔方”。今天,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汉字,人们的大脑中就会立刻闪现出一个伟大的国度——中国!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胎记和文化基石,爱汉字就是爱中华。肯定汉字、颂扬汉字、学用汉字,为汉字扬名树威,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自信与责任。
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汉字作为汉语的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作为记录汉语信息的载体和传媒,在汉民族和以汉民族为中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
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中国是世界上五大文字发源地之一,其余四大文字发源地的文字,即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钉头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圣书字、美洲的玛雅文字,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印度梵文也早已不是社会通用的文字,唯独中国的汉字“长生不老”。
汉字记录并凝结了中华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活化石”。通过研究汉字,人们可以了解中国先民的生产与生活图景。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诉求,至今仍然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之最强大又无可替代的纽带。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春秋时期,孔子编定《诗》《书》《礼》《易》《乐》《春秋》为“六经”;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楚辞》《史记》《九章算术》《资治通鉴》《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红楼梦》……世界文明史上这些不朽的巅峰之作,莫不是用汉字写成。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曾说,“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我们看欧洲的文艺复兴,不同国族的人们以方音的缘故,各自发展自己的文字,造成一种双语混杂的杂种语言,终于使拉丁文架空而死亡。文字语言化的后果,其害有如此者;汉字不走言语化道路,所以至今屹立于世界,成为一大奇迹”。②
尽管中国各地的方言比欧洲各国的语言差异更大,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不是“表音”文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才得以畅行无阻。关于这一点,也许我们应当感谢两千年前的“车同轨,书同文”。自古以来,汉字作为一条统一而又惟一的生命线,把言语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中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联结在一起,形成了有着共同“汉字血统”的大一统、大和谐的中华大家庭。
汉字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最厚重的文化基石。失去汉字,中华民族将失去自己最深层、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主要是汉字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汉字与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汉字是记录中华文化的符号系统,几千年来还发展出了一门独特的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从一笔一画到结构章法,无不流露出书法家的情感与个性。或直或曲,或浓或淡,或实或虚,或舒展或凝重,或气势宏大,或朴拙雄浑,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每一个字、每一幅书法作品,都寄托着不同时代、不同书法家的情感诉求,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大特色。
汉字是维系祖国统一的文化基因
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汉字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大一统”的思想就是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分裂与战乱,必然会有“大一统”的呼声与局面出现。而国家的统一,不仅依赖于政治与军事力量,更依赖于文化的统一、思想的统一。而文化的统一、思想的统一,其不可或缺的纽带,便是文字的统一。正如梁启超所说:“我国文字,行之数千年,所以糅合种种异分子之国民而统一之者,最有力焉。”③
文字对于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中国古人早就有所认识,周宣王时太史所作《史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字书。秦朝建立以后,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序》)以秦国原有的文字小篆为基础,实行“书同文”,从而结束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序》)的纷乱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正如美国小说《飘》(又译《乱世佳人》)的译者傅东华1940年在《书同文考》一文中所说,秦朝“同文之举,正所以继往开来,而首定我中华民族二千年来文化政治统一之基础,其功不在禹下”。嗣后,汉承秦制,继续推行“书同文”政策。随着汉隶的出现(即“隶变”),汉字走上了规范的“方块字”发展轨道。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图形符号。从汉朝到现在,不管历朝各地如何读音,汉字的构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宋代印刷术发达以后,汉字的字形基本固定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是维护国家统一之最恒久、最深刻、最强大的力量。
汉字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长寿同时又最具活力的文字。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周边国家的历史,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正如安子介先生所说:“在世界上百多种文字中,汉字对人类文明起了促进作用,在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④
汉字是联合国的六大工作文字之一,联合国设有中文处,电脑出现以后,一直使用中国人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汉字,这一技术在海外华文报业、出版业广为应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内的“国学热”与国际上的“中华文化热”交相激荡。目前,全世界已有三千多所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孔子学院遍及五大洲。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上升,仅日本学习汉语的人数就达200万人,韩国也有超过50万人学习汉语。
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明确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⑤文化自信的基础与根本,就来自于“老而不朽”的汉字。汉字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爱汉字、用汉字,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讲道:“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所谓“去中国化”,必然要“去中国文化”;“去中国文化”,必然要“去汉字化”。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⑥如何才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千条万条,最基本、最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要提升文化自信、文字自信,要理直气壮地从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汉字、歌颂汉字、学习汉字、应用汉字。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我们要以汉字与汉字文化的学习为“抓手”,将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资源融进教学,让青少年的头脑中嵌进中华文化的基因,并代代相传。这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最切实际而有效的途径。
汉字进入信息时代焕发青春光彩
上世纪七十年代,与西文迥然有别的汉字能否进入信息时代,曾经是一个举世关注的科技难题。然而,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乏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这个问题早已迎刃而解。
由中国工程院倡议主办,经我国95名院士推荐评定的“20世纪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于2001年12月21日揭晓,在25项重大成就的排行榜上,排在首位的是体现国家硬实力的“两弹一星”,排在第二位的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汉字信息处理和印刷技术革命”。相关资料显示,为第二项重大科技成就作出重要贡献的包括:王选领导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为代表的高效“形码”汉字输入技术(200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这两项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推广应用,使我国突破了汉字难以进入计算机的“瓶颈”,使汉字进入信息时代并焕发青春光彩。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收视率空前之高。这可以说明:全国人民不仅热爱汉字,并且密切关注汉字的现状和应用。
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早已证明,汉字在信息处理及网络应用中的效能,一点儿也不落后于英文,甚至在输入速度和文字识别等方面,还超过了英文。毫无疑问,汉字是优秀的文字,是在信息社会里完全可以与西方文字同步前行的文字。
当前,用电脑处理汉字,是我国一切文字工作者最主要的日常工作方式。要想让汉字“活起来”,当然就必须把汉字“打出来”。尤其是古籍里的文字,也必须能够“打出来”。不能进入电脑的文字,难以存活;只有打出来,汉字才能真正“活起来”。
归根到底,汉字是“图形文字”,数万个汉字各不相同,仅仅在于“字形”。这就必须使用“一字一码”的、按“字形”编码的“形码”输入法,才能让汉字“输进去,活起来”。国家标准(大字符集)有27533个汉字,而“拼音”通常只能“输入”常用的几千个字,大多数字不认识或念不准,便无法输入,恐怕是难以“活起来”的。所以,只有普及“形码”输入,汉字才能够“都活起来”。
爱汉字就是爱中华文化。古籍里的汉字都要“活起来”,那么,当下的汉字呢?当然是必须活得更好。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必须要不断强化、不断巩固。我们要让汉字融入高科技,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号召国人爱汉字、学汉字、把书写在古籍里的汉字打出来,要成为时尚,要成为全民的基本涵养和情操,以此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迎接汉字的春天,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分别为王码五笔字型发明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当代发明家;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注释】
①鲁毅:《汉字:中华文明的历史丰碑》,《光明日报》,2007年4月6日。
②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74页。
③梁启超:《国文语原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0页。
④李敏生:《安子介论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汉字文化》,1996年第1期。
⑤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4日。
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03页。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