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生态治理这五年,公众如何评价

主要发现

·超九成公众对当前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较为乐观(94.55%)

·超九成公众对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基本认可(97.54%)

·多项环保治理举措并用,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印象最深刻(84.75%)

·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日渐完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62.80%)

·十八大以来,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优、节、保、建”四大战略目标完成,近七成公众表示满意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治理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生态治理的重要性,正如总书记所言:“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被看做一种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但是生态环境治理仅仅依靠国家的干预和市场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公众是生态环境污染的第一受害者,也是最为关注生态环境变化的主体之一。公众能够及时观察和发现环境污染状况,可以向政府部门提供大量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建议,同时也能够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合法权利反映、监督各种污染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因此,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公众的广泛支持与大力参与。近年来,中国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工作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公众对当前的生态环境有何评价?对于当前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公众的看法如何?公众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印象是什么?公众对未来中国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又有哪些建议和期待?围绕以上问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开展了问卷调查,希望在梳理公众对生态环境治理评价与看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公众对当前生态环境的评价

超九成公众对当前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较为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道路也进入一个腾飞的阶段,然而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诸多问题。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从长远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大大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十八大以来,我国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旨在改变整体生态环境。调查显示,当问及“五年来,您认为当前生态环境呈现何种变化趋势?”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其中选择“明显好转”“略微好转”受访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3.06%、11.49%,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公众对当前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保持乐观的态度。

超九成公众对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表示认可。公众对当前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乐观评价表明,我国十八大以来所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众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超九成受访者给予肯定和认可,其中分别有83.91%、13.63%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由此可见,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所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深入人心和深得民意的伟大事业。公众的认可来自于对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成效的肯定,同时也从侧面表明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怀有极大的热情和极高的关注度。基于绝大多数公众的基本认可,可以认为继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足的必要性,既有助于实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也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亟待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

虽然公众对当前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给出了积极、正面的评价,但生态环境面临危机仍是我国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当前我国仍面临着多种生态环境问题,亟待深入推进针对这些问题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

由于煤炭消耗量大、机动车数量增长快、人口较为集中、产业结构面临升级等原因,我国的大气污染程度较为严重。调查结果显示,共有超三成的受访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比例分别为16.42%和15.90%),此外,还有24.92%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大气受污染程度“一般”。

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面临水污染的危害,各大水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重视程度的提升,水污染问题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然而对多数居民而言,水污染问题并没有对其生活直接产生严重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受访者比例相加不到三成(29.13%),而认为“一般”或“不太严重”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则超过六成(63.79%)。

噪音污染是技术进步与工业革命的衍生物,交通工具、机械设备以及日常的娱乐活动都是主要的噪音来源。噪音污染会对个人与家庭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困扰,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人的听力系统或者诱发疾病。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噪音污染“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受访者比例相加为25.17%,选择“一般”或“不太严重”的受访者占67.78%。

固体废弃物污染通常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未能得到妥善的收集、利用和处理导致的。一般而言,固体废弃物具有种类多、成分杂、数量大的基本特点,因此产生的污染治理起来难度较大。由于人口数量庞大、城市数量众多且密集等原因,中国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固体废弃物污染“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受访者占比27.13%,认为“一般”或“不太严重”的受访者超过六成(65.86%)。

中国大部分地区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分布较广,是土地荒漠化与盐碱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与盐碱化是生态破坏的重要表现,不仅关系到我国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问题严重的受访者比例为26.80%,认为“一般”的受访者占29.40%,认为“不太严重”的受访者占35.69%。

气候变暖是温室效应不断累积所导致的生态问题,影响范围覆盖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全球气温升高会使海平面上升以及引发降水不均衡等现象的出现,从而造成一系列反常的自然现象甚至是自然灾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气候变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气候变暖与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位地球居民都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是公众较为关心的话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气候变暖问题严重的受访者比例为29.98%,认为“一般”的受访者占28.62%,认为“不太严重”的受访者占34.20%。

地球所提供的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比如人类广泛使用的煤炭、石油以及矿石等等。过去的数百年时间里,人类无休止的开采造成了地球资源的严重枯竭。时至今日,由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仍在增长,资源枯竭问题在短时期内很难被解决。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但同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矿产的开采需求和开采量也远高于其他国家,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何合理利用日渐减少的各类资源,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点。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资源枯竭问题严重的受访者比例为30.11%,认为“一般”的受访者占30.05%,认为“不太严重”的受访者占32.77%。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各种具有生命体征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过度的开发以及污染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很多生物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生物多样性问题严重的受访者比例为29.20%,认为“一般”的受访者占29.27%,认为“不太严重”的受访者占35.04%。

自然灾害并不是工业化时代才出现的,从古至今人类都无法避免自然灾害。然而当今世界的自然灾害频发却与人为因素有着重要关联。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引发了生态系统的失衡,比如对森林乱砍乱伐导致的泥石流或山体滑坡。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八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然灾害频发问题严重的受访者比例为29.14%,认为“一般”的受访者占29.53%,认为“不太严重”的受访者占35.04%。

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归析

调查显示,问及“您认为造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受访者比例超过半数的选项分别是“公众生态环保意识不强”“资源浪费”“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制度不健全”,选择比例分别为67.42%、59.57%、55.55%和53.34%,以上四项可以视为公众眼中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少部分受访者选择了“中央与地方协调机制不完善”和“缺少国际合作”,比例分别为29.27%和5.91%。

公众生态环保意识不强。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是确保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前提。生态环保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研究西方国家的成功环保经验,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成功并不只取决于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持续的环保财政投入,更在于他们对生态环保宣传和教育的重视,懂得通过增强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来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中国而言,有专家认为,我国公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环保参与意识仍很薄弱,参与程度比较低,很多时候公众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只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与普通老百姓无甚关联。而公众生态环保意识的薄弱极易阻碍生态环保治理在社会层面的开展,无法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基础。因此,选择“公众生态环保意识不强”这一原因的受访者最多。

资源浪费。资源的过度消费或不合理利用,这一现象在各国都随处可见,同时也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一大原因。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因此资源浪费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质。资源浪费有时也有体制机制不当的原因,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或者技术效率的低下实质上都属于资源浪费。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浪费加重了资源枯竭问题,同时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或使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很多公众深有感触,这也合理地解释了选择“资源浪费”的受访者不在少数。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飞速增长建立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之上,该方式的特点是资源消耗量大、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然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经济发展不能只一味地看重眼前利益,而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与生态环境。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未来必须一步步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的顺利开展。

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武器与合法依据,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容易使各类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缺乏正确引导、规范和约束,进而影响到生态环境治理的全局。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起步较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仍在摸索和建立的过程之中。过去,我国国内对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都未能得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各类与环境质量、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相关的标准未能得到制定或者修订,导致生态环境领域的一些工作往往无法律可依或无制度可循。因此,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背后通常有着深刻的制度性原因。此次调查中,超半数的受访者选择了“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表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图像 15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公众   生态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