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思潮的发展永远相携着时代印记,在新媒体社会运行环境下,社会思潮生成的公共心理基础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体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与特点。为此,要依靠政府和综合媒体的舆论引领功能,发挥新媒体信息教育的作用,启发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进一步形成思维共识,规避新媒体社会思潮的异变风险。
【关键词】新媒体 社会思潮 智能社会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在新媒体时代中,社会思潮被赋予了更加深刻和复杂的内涵
社会思潮的嬗变体现出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外部环境的心态转化。改革开放以来,积极适应时代需求、推进改革创新是我国社会思潮的整体表现。在共同社会心态的作用下,我国各项社会建设成绩斐然。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新媒体“智能社会”的到来引发了社会思潮的激荡,尽管激活了公民对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思考意识,但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思想动态的复杂交织,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的稳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中,社会思潮被赋予了更加深刻和复杂的内涵。新媒体社会思潮指的是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和技术条件影响下,所形成的多元化社会思想发展新趋势。新媒体社会思潮传播的媒介是传统媒介的数字平台与新兴网络媒体。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逐步体现出了对新媒体文化环境的依附性。在新媒体开放环境中,外来文化的渗透渠道相较于以往更加多样。加之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复杂的社会矛盾在新媒体平台集中涌现,使我国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受到了影响。社会思潮也因新媒体的推动而出现了激荡,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新媒体社会思潮有如下传播特征。首先,新媒体社会思潮的传播具有便捷性和多渠道的特点。近几年来,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等平台的使用权已经不再由年轻人和高知人群所垄断,不同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的网民看到了新媒体社交的便捷性和趣味性,迅速进驻新媒体虚拟社交平台,使更多类似于微博、微信的社交、购物、问答等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极大地扩展了新媒体社会思潮的传播渠道,加速了新媒体信息的及时传播。在多种渠道共同发布、相互转发和援引的过程中,新媒体社会思潮传播出现了大提速,话语传播的便捷性显著提升。
其次,新媒体社会思潮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和滞后性,承载着社会思潮的新媒体信息传播互动性、多向性更强,主体所抛出的话题将借助移动通讯技术获得不同程度的回应。特别是在新媒体平台中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网络公众人物,其对新媒体社会思潮的发展动态往往具有较高的话语影响。这部分人所发出的言论通常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大量的评论与转发,形成话题互动效应,加速了新媒体社会思潮的形成和传播。使社会思潮的发展突破了固有的人际关系结构局限,进一步扩展了信息传播的广度。
再次,新媒体社会思潮具有不稳定性。为了实现某种意图,一些人在话语传播中制造虚假信息。致使一些别有用心的言论内容对辨识能力不足的网民产生了消极影响,非主流话语在一定范围内的讹传消解着主流社会思潮的公众影响力。
最后,新媒体社会思潮的传播体现出了较高的参与性。新媒体较低的准入门槛为公众平等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话题探讨创造了条件,提升了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注入了动力。然而,由于公众媒介素养和文化储备参差不齐,也进一步增加了新媒体社会思潮引导的难度。
新媒体社会思潮的引导路径
当前对新媒体社会思潮的引导要采取多种路径协同发挥作用的策略,优化社会思潮来引导科学主体结构。首先,发挥政府在新媒体社会思潮引领中的轴心作用。党和政府的舆论引领工作一是要适应民心,二是要有所创新。要加强对新媒体舆论的观察和分析,了解网民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使大数据分析成为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同时,党和政府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利用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加快创新的步伐。及时结合新媒体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转变工作思维,做到坚持包容多元话语原则与主流话语引导任务的和谐共存。针对一些部门在突发舆情危机方面引导不及时,以遮、堵等简单粗陋方式进行舆情控制的问题,要依靠制度的力量加强规范。规定新媒体社会思潮引导中各部门及主管人的责任,力求对社会思潮的引导在立意上从群众诉求出发,在方式上深得人心,在结果上行之有效。
其次,新媒体要从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出发,自觉在新媒体社会思潮引导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以2017年火爆全球的电影《战狼2》为例,新媒体各平台对这一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十分重视,能够在宣传的过程中以凝聚思想共识为第一位,体现出了媒介话语引导的主动性,表现出了主流媒介对社会思潮引领的正向作用。因此,一是要依靠法律制度的约束力制约和惩治新媒体平台的庸俗、低级信息传播和违法活动,净化新媒体生态空间。二是要依靠权威媒介主体带动普通媒介主体共同发展。主流媒体要在新媒体社会思潮引导方面做出表率,形成示范效应,让其他新媒体平台形成看齐意识,力求向先进看齐、向主流看齐。三是综合媒体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要体现在创新文化作品和话语符号设计上。要善于在影视作品和话题互动中增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内容,扩展主流思潮的影响范围,形成积极的社会流行文化。
再次,坚持不懈地开展公众新媒体信息教育,从源头上提升我国公民的新媒体使用能力。一是要在中小学开展新媒体信息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新媒体信息辨别教育、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新媒体道德能力教育以及新媒体法律制度教育等。使新媒体信息教育融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当中,增强青少年应对消极社会思潮侵蚀的能力。二是在高校加强新媒体信息教育及科学研究,通过案例教育和实践教育,激励当代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成为社会思潮的积极引领者和参与者,发挥出先进知识群体在推动社会思潮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三是要依靠基层党组织和社区、街道,开展居民新媒体信息教育。普及社会思潮的基本内涵,让居民了解新媒体社会思潮的时代影响力,增强居民对社会思潮的深刻认知,积淀新媒体知识储备。
最后,启发全体网民形成文化自觉,在引导社会思潮积极发展中形成团结的力量。我国网民数量庞大,这意味着网民力量的凝结将在社会思潮引导方面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对新媒体文化领域的发展和规范,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文章、红色文化和乡情乡土文化,熏陶和培育新时代的优秀网民,增强网民的“四个自信”。强化网民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深化改革攻坚阶段复杂情形的理解,引导网民形成文化自觉和言论理性,使网民在新媒体公共参与的过程中,加强自我约束,时刻保持对社会思潮的敏感性。不参与造谣、传谣,不盲目吸收和转化来源不明的信息。主动在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时积极传播正能量,肩负起网民在新媒体社会思潮引导方面的个体责任。
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是引发社会思潮变迁的巨大推动力,做好新媒体社会思潮的引导对维护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新媒体、教育单位与全体网民需要同时发力,共同抑制新媒体社会思潮的消极发展,从而净化社会舆论环境,形成适应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发展需要的良好社会心理基础。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安娜、林建成:《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思潮传播的特征及其引领》,《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
责编/谭峰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