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化治理的地方探索
城市综合治理:天津打造智能管理典范城市
据悉,天津市将在2017-2020年内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城管、生态环境、交通、城建监管、新能源利用等各个方面,打造智能化管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使人人成为城市管理者。跨地域、跨类型的交通运输信息将实现互联互通,环境预警能力也将得到大幅提高。
网格化管理将实现“人人都是城管”。根据相关工作计划,到2020年天津市将打造成智能管理健康运行的典范城市,全面升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动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建立全方位覆盖的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完善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加快电子标签、二维码等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逐步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的城市智能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掘市民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建设“全民城管”的数字城管新方式,通过“互联网+城管”,将数据管理、动态监控、投诉受理、便民服务等功能集于一体,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身边的城管难题,向天津市民提供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高效通道。天津市民通过手机便可对身边的城管问题进行随手拍和投诉,真正实现“人人都是城市管理者”。
大数据推进城市建设全程跟踪。在城市建设监管上,天津市将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搭建统一的城市建设管理网络监管平台,对城市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建设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运行管理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实现城建领域基础信息资源全面整合共享,拓展大数据分析应用,提供综合信息辅助决策。拓展地下信息空间管理平台功能,完善地下空间管线和建筑信息,开展地质环境信息数据采集管理,形成全市域立体化地下空间信息库,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全面支撑。
建立环境污染物监测网络。“互联网+生态环境”,将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升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能力。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推动水务智能监控,提升水资源管理保障能力,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天津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进建立京津冀环境监测数据及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京津冀环境污染联防联控。
智能交管网全覆盖。“互联网+便捷交通”,将进一步加强交通流数据、车辆及驾驶员信息和视频监控图像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建设天津市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形成覆盖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的智能交通管制网络。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推广车联网、船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更加完善的智能交通感知体系。推动交通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互联网平台为公众提供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智能停车等“一站式”交通信息服务,实施京津冀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工程,打造“掌上公交”。
全力打造能源互联网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将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推动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电表全覆盖。建设包含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实现分布式能源及时有效接入。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网络,在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旅游景区等公共设施停车场开展试点建设,鼓励企业率先在试点区域部署充电设施,带动天津市充电设施建设。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信息节能建设,对用电负荷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城市专项治理:杭州打造全国首个智慧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
根据《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评估报告》,杭州市治理智慧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二。2017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杭州被列入全国首批12个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城市之一,并于2017年8月9日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举行签约仪式,搭建全国首个智慧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
该平台以“三个全覆盖、一个全纳入、一个全共享”为目标,即供应主体、租赁合同网签、评价信用体系租赁环节的全覆盖,国有租赁住房、长租公寓、开发企业自持房源、中介居间代理房源、个人出租房源的全纳入,企业、人员、房源、评价、信用等信息的全共享。
实人认证与全方位核验。该租赁平台通过实名身份验证以及人脸识别等技术,确保中介、房东、租客身份的真实性和操作的真实性,从而提高房屋租赁业务的可靠性、安全性。此外,租赁平台通过住保房管局房屋权属核验与阿里巴巴验真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挂牌房源均实行全方位核验,从而实现房源的真实产权、真实存在、真实委托、真实价格、真实图片、真实房东、真实租客、真实中介、真实信用、真实评价。
评价系统。租赁平台结合“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管理体系和相关线上评价体系,对租赁主体在租前、租中、租后,进行多维度、多阶段互评,评价内容包括:买卖双方对经纪人的服务评价、租客对房屋核验情况的评价、租客对房东的服务评价、房东对租客的收房评价以及对租客的缴费行为评价等。评价纳入租赁主体的整体信用状况,供平台用户参考评估。
信用体系。租赁平台结合“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管理体系和芝麻信用,全新打造租客、房东及租赁机构的信用体系,未来,杭州市的可租房源、租客、房东以及中介服务人员都将对应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信用好的房东,会获得更多租客的青睐,信用好的租客,不仅可能免交押金,还有可能按月缴纳房租。爱护房源、履约交租都有助于租客信用积累。而如果在租房过程中有恶意失信行为,也会影响其信用评估。
便捷高效服务。租赁平台将与公安、工商、公积金、教育等相关部门互联共享,实现人口流动备案、居住证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等在线办理服务,为租赁各方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租赁平台将利用蚂蚁金服网上支付技术,实现租金、押金、佣金等完全线上化支付,同时严格保障资金支付安全。此外,租赁平台打造“一个平台两个服务通道”,房东、租客仅使用电脑或移动设备,通过住保房管局或阿里巴巴其中任一通道便可实现智能网签。
县区创新治理:佛山禅城区“智信城市”计划首探区块链政务应用
佛山市禅城区近期推出“智信城市”计划,并发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IMI(我是我)身份认证平台,成为全国首个探索区块链政务应用的县区。“智信城市”广泛应用于政务、民生、产业等多领域,通过赋能于人、城市、社会,引领新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筑社会发展新秩序,最终实现“智慧城市带动新治理,信用社会创造新价值”的社会愿景。
打通从“条数据”到“块数据”的数字大通道。“智信城市”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平台,通过横向打通个人及组织的 “条数据”,形成跨平台、跨部门、跨地区且开放共享、真实可信的“城市块数据”,构建包括IMI身份认证平台、个人数据空间在内的可信生态体系,为创新社会治理、优化民生服务、推动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实现数据的互联互用和信用的互通互认,让信用深植于可信的价值互联网中。
“智信禅城”平台改变市民生活。禅城区将对现有一门式政务服务事项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重构,基于一门式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率先推出“0”跑腿服务。平台还提供IMI身份验证功能——全新的个人信用身份认证体系,以政府现场实名认证作背书,利用区块链安全、可溯源、不可篡改、不可抵赖的技术特点,全面解决目前网上或自助办事时所面临的办事人员真实身份的鉴别问题,实现了登录“IMI”平台就如本人亲临办事现场的效果。
个人数据隐私将受保护。智信禅城平台,是以自然人和法人真实信用身份、智信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平台,能够保证在没有个人授权的情况下,他人无法查询相关数据和信用信息;数据来源权威,平台上的信用身份均是被政府权威机构证实的身份信息或具有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件,平台用户与现实中的自然人或法人能够实现一一对应。当前,佛山正在努力构建“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区块链应用,是禅城区在打造佛山“互联网+”应用创新试验区和应用中心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社区服务管理:安顺星光社区以智能化治理打造社区服务新模式
贵州省安顺开发区星光社区以“五建促五心”为主要抓手,以“大数据”为创新引擎,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努力促进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三社联动”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社会治理智能化服务管理平台。
实现社会治理全域化。星光社区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等资源,以“大数据”为创新引擎,探索“1+3+2+N”网格服务管理模式,建设社会治理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
社会治理数据分析实现精细化。一方面对居民涉及计生、医保、社保、综治等28项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并全部录入社会治理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对流动人口、回归人员等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之间数据资源的交流,通过GPS设备、数据终端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实时采集相关信息,通过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对社会治理相关领域数据进行归类、挖掘及关联分析。
社会治理管控实现精准化。依托社会治理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社会治理服务实现智能化。结合“大发展、大数据”理念,将社区各项服务功能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互联网传递到每家每户,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和掌握社区的办事流程和服务功能;全面整合各项服务资源,构建集“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六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格局。
我国智能化治理的未来遵循
围绕行政管理、司法管理、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充分应用,将有效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以智能化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职能提效能、加快从“数字政府”到“智慧治理”转型升级、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和未来走向。尽管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的应用逐渐火热起来,但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智能化治理理念仍处于概念化、模式化的探索阶段,智能化治理手段整体上仍处于网络化、信息化的初步阶段。鉴于此,积极探索智能化治理、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的有效路径,需要以“五个坚持”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基本遵循。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要利用好互联网和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发表重要论述。为此,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战略部署,坚持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的工作方法,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的工作思路,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持问题导向的鲜明特色,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治理就是服务,智能化创新治理的核心要义就是通过以大数据为基石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创造“服务”。为此,积极探索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社会治理的新思维新技术为引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政府治理改革高度融合整合,推动技术革新进步与治理工具优化创新的高度融合整合,在技术化的处理方式方法上下足功夫、做足功课,进而更好地以人工智能新技术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更好地运用技术化思维处理解决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社会难题,更好地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更好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需注意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更应警惕人工智能“异化”社会治理,将“人的治理”和“事的管理”进行混淆,使社会治理对人“管的更多、更全、更严、更死”,进而限制人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反对“一哄而上”。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才、技术、资金、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关联着党政机关、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创新主体等条条块块,同时也对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因此,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需要落实到地方层面。一是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承认区域客观差异差距,正视当地治理现状和问题,立足当地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实际情况,坚持一切从当地客观实际出发,做到形势分析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尊重人工智能技术更新和社会治理创新的科学规律,逐步有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二是要坚决反对“一哄而上”,一方面需要防范一些地方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社会治理上的“泛化”和“滥用”,另一方面需要预防一些地方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社会治理上不分青红皂白的“盲目跟风”和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另外,应警惕社会治理智能化进程中出现的“虚热”假象和人云亦云的治理乱象,杜绝把“智能化”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灵丹妙药和解决社会治理难题的万能钥匙。
坚持政府引导地位,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需要坚持政府的引导地位。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与企业的边界,明确好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安全防范、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释放政府、市场、企业活力。推动政府监管理念从规范式监管向审慎包容监管转变,推动政府监管重点先从事前治理向事中事后治理转变监管方式从单边治理向协同治理转变、监管手段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推动政府监管机构从公共品的使用者角色向公共品供给者角色转变。要加强政府顶层设计以提升政府统筹规划的引领能力,优化创新政府制度供给以实现政府制度供给“精致化”,创新政府治理方式模式以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精细化”,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模式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精准化”。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还应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遵循市场规律,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扩大积极有效参与,提高市场和社会的有组织参与,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主导作用,积极探索PPP、城建基金等融资新模式,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新机制;坚持应用导向,突出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和技术创新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培育并加大对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大公司的人工智能投资,发挥企业主导驱动和核心引领作用,加快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在社会治理上的智能化应用。
坚持科技引领原则,强化人才优先理念。社会治理智能化,对科技引领、技术支撑、人才保障提出更高更严的硬性要求。因此,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需要坚持科技引领原则,强化人才优化理念,发挥人才保障作用。坚持科技引领原则,准确把握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精准把脉社会治理创新方向,强化科技引领、技术支撑,加大对人工智能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通用化平台、专业化平台、个性化平台建设,突出研发部署前瞻性,在重点前沿领域探索布局、长期支持,力争在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全面增强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加速构筑先发优势,实现高端引领发展,实现技术创新治理,实现以社会治理智能化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人才优先理念,发挥人才在智能化创新社会治理上的保障作用,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培育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大力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
【整理:人民智库研究员 王礼鹏 制图:石 玉】
(参考资料来自新华网、《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评估报告》《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人工智能影响力报告》《国际电子政务发展及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策略的启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