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
基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准确研判,《规划》确定了我国未来几年促进就业的五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与“十二五”时期的高速增长不同,“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已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并由此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带来了压力。《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发展民生刚性需求大、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落实降税减负等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开拓市场,增强其吸纳就业能力等。
二是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畅通创业创富通道,扩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党的十八大报告将鼓励创业纳入了国家的发展方针,《规划》在十八大确定的鼓励创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有利于劳动者参与创业的政策环境,包括破除制约劳动者创业的体制障碍,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创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引导城镇失业人员等其他各类人员以创业促就业。在全社会弘扬创业风尚,培育创业意识,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等。
三是加强重点群体就业保障能力。《规划》提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岗位,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创造更多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会。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好困难群体、特定群体就业及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将职工安置摆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突出位置。
四是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能力。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效率。“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的出现,除了肇因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因素外,还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平台建设息息相关。高效合理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有利于雇主迅速找到合格员工,也有助于劳动者很快找到就业机会。“十三五”时期将把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放在优先地位,注重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包括: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搭建共享发布平台。到2020年,全面建成省级集中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五是强化劳动者素质提升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将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作为“十三五”时期劳动就业的中心工作。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来看,避免劳动者出现长期结构性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十三五”时期将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贯穿终身的培训体系。这包括: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资金补贴制度,建立健全培训、鉴定、就业分工合作机制,以及培训信息发布、质量评价和保障机制。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健全劳动者技能提升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定期开展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等。
应该说,这些重点任务涉及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任务量很大,也很艰巨。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在确定上述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对每一项重点任务又作了分解,将每一项重点任务细分为若干项具体的工作任务,还增加了各项专业领域专栏,以便使重点任务的分解更加清晰,使各个政府部门能够根据自己分管领域的职责领取相应的工作任务,将《规划》确定的任务逐项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