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独家】促进就业,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3)

核心提示: 《“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全面阐述了我国新时期促进就业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体系,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激发全社会促进就业、参与创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都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新时期促进就业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体系

在《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促进就业的基本原则方面,《规划》与之前的国家政策原则相比,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继承的方面体现在,《规划》仍然强调坚持总量与结构并重、坚持就业政策与宏观政策协调、坚持统筹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等各项原则,发展的方面体现在,《规划》提出了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坚持普惠性与差别化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而言,《规划》中亮点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规划》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规划》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转型期的特点,明确了新时期的就业战略、促进就业举措和操作环节,将促进就业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对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促进就业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和“高质量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讨论《规划》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所讲:“‘十三五’这么多规划,为什么今天专门讨论促进就业的规划?因为对中国来说,就业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也是‘最大的民生’!”

第二,《规划》的制定有着系统性的考虑,除了确定促进就业目标、重点任务外,还制定了较严密的保障支撑体系。《规划》决定建立的五大保障支撑体系包括:一是强化各类政策协同机制。加强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体系。二是优化社会资本带动机制。有序有效引导并带动社会资本扩大就业创业服务供给。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更多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三是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四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加快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构建就业形势综合监测机制。加强对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提高就业形势监测和分析能力等。

第三,为了全面有效实施,《规划》建立了细化重点任务和落实各方责任的机制。在广泛调研、深入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九大行动计划专栏。对有关重点任务做了细化和分解,强化了对目标任务的分类和领域归属。同时明确各方责任,建立了组织协调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年度监测,适时组织《规划》实施的中期和终期评估。切实将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第四,《规划》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困难群体、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进行了特殊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规划》浓墨重彩,用较多的篇幅对困难就业群体的促进就业工作进行了梳理。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和发展了近年来对困难就业群体进行就业扶持的政策措施,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

总之,《规划》是对近年来我国促进就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是一个系统、完善的促进就业规划。《规划》全面阐述了我国新时期促进就业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体系,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激发全社会促进就业、参与创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都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贯彻和落实《规划》,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年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劳动就业领域的重要工作。

(作者为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就业   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