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努力做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表率,在讲政治上旗帜鲜明,在守规矩上知行合一,在重品行上止于至善,在勇担当上“严、真、细、实、快”,确保中央生态环保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意识”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过去五年,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环保系统的光荣使命,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努力做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表率,确保中央生态环保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要在讲政治上旗帜鲜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路线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每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学会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查找政治偏差、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政治能力,自觉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
一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做坚定的政治捍卫者。当前,党内政治生活的最大政治,就是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党内政治生活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内政治生活的核心目标,就是塑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打折扣、不作选择、不搞变通。作为环保系统党员干部,要坚决扛起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责任,把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转化成为环保工作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坚定不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二要着力增强“四个自信”,做坚定的政治信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可以说,“四个自信”是应对挑战最有力的武器,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仰之要、信念之核。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正是印证“四个自信”、充满“四个自信”、践行“四个自信”的典型,也为增强“四个自信”提供了强大支撑。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坚定“四个自信”的模范,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机制制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要切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坚定的政治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政风的“净化器”。环保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最基本的要求做起,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严把选人用人关,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政治生态,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热”起来、党的肌体细胞全面健康起来。
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要在守规矩上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那么多要求,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来落实,光靠觉悟不够,必须有刚性约束、强制推动,这就是纪律。”环保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必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做到学做一致、知行合一。
一是必须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各级党组织的首要责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组织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经常开展党纪党规教育,提提领子、扯扯袖子,引导党员干部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要下大气力建制度、立规矩,让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锁在抽屉里的制度规矩落到实处;要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真正形成“火炉效应”,使广大干部职工产生“烫”的条件反射,增强防腐拒变“免疫力”。
二是必须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守纪律、讲规矩是领导干部必须严守的政治底线。环保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深刻认识权力是把“双刃剑”,若将其作为服务人民的机会,可以使人奋发有为、造福一方,若视其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就会使人腐化堕落、为害一方;要发挥表率作用,从自身做起,带头做到知上下、知进退、知荣辱、知是非,把权力、欲望关进制度与道德的笼子;要牢记好的家风强于万贯家财,正确处理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努力营造“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是必须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广大党员的行为自觉。守纪律、讲规矩,前提是筑牢遵规守纪意识。严苛的纪律是对干部职工最好的保护,无视纪律,蔑视规矩,往往带来严重伤害。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吸取惨痛教训,把遵规守纪作为一生的必修课,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守住纪律底线,不触碰法律红线,不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使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行为自觉。
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要在重品行上止于至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加强道德修养,就是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是根本、守公德是义务、严私德是本份。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政治思想、为民情怀、使命担当、自我约束上不断加强品德修养。
一要心中有党。这是第一位的,是思想基础、信仰基石,也是一个党员应有的基本品格。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才能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懂得“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果心中无责、心中无戒,就不可能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党、心中有民也就只是一句空话、假话。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生态文明已经写入党章,心中要时刻装着这份党的事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的具体工作上。
二要心中有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享有更优美的环境,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份量不断加重。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扎实推进环保系统“放管服”改革,在减少审批上下功夫、在加强监管上下功夫、在创新手段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每一项决策、每一项工作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关切。要创新联系群众方式方法,多了解社情民意、多倾听群众呼声,使环保工作始终建立在深厚的民意基础之上,始终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
三要心中有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铭记肩负解决环境问题的政治责任,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深化生态环保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四大体系”(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和“三大红线”(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四要心中有戒。人要心有所戒,方能行而有界。戒是什么?戒就是宪法法律法规,戒就是党章党规党纪,戒就是成文的纪律和一些未列入纪律的规矩。环境保护部先后出台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等30余项规章制度,就是一种戒。其中对办事、调研、出访的轻车简从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是针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大家必须强化自我约束,自觉严格遵守,不要以为没有人时刻监督就放纵逾矩,就打折扣搞变通,要知道破法无不始于破纪、破纪无不始于破规。近年来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违纪违法者没有“戒惧”,心中闸门洞开,乱心智、弃操守、纵欲念,最终底线失守、人格沦陷、毁了事业、害了自己。“心中有戒”是每名党员干部的“护身符”,只有思想有戒,无怨无悔忠诚于党;行为有戒,有所为有所不为;追求有戒,远离声色犬马,才能经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
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要在勇担当上“严、真、细、实、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地干。”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环保部门在贯彻落实这些决策部署中首当其冲。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大力弘扬优良作风,狠抓落实、一抓到底,攻坚克难、强力推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加快形成“严、真、细、实、快”的干事创业氛围。
“严”是前提,即严肃、严格。所谓“严”,就是讲规则、讲规矩,对自己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对工作要“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念好“严”字诀,要从严肃工作纪律做起,把“严”字贯穿环保工作始终,审批从严、监督从严、执法从严,严之又严、一严到底,强化工作督导,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坚决克服低标准、过得去、穷对付。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将环境保护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要严格责任追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管什么地方什么部门什么人,都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终身追责,杜绝避重就轻、走过场,让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懒政怠政者受到惩戒和震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中,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权责一致”的原则,实行量化考核问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一律严肃查处、公开曝光,让破坏环境者付出高昂代价。
“真”是基础,即求真、较真。“真”是“严”的延伸。只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认认真真,“细”“实”“快”才能基础牢固、方向正确。念好“真”字诀,要持续深化环境监测改革,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健全责任体系、创新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能力,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要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掌握环境质量底数、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底数、环境安全问题底数,为准确判断我国环境形势提供支撑。要认真组织好中央环保督察,敢于较真叫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紧盯环境质量恶化的重点区域流域,紧盯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动真碰硬,形成强大震慑,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环保责任;建立专项督察制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黑臭水体整治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面达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领域,采取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开展机动式、点穴式的中央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直接奔着突出问题去,奔着相关责任人员去,发挥震慑、警示和教育效果,落实责任、推动工作、解决问题。要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说“不”,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细”是关键,即细心、细致。“细”是“真”的扩展,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小事牵连大局,细节决定成败。念好“细”字诀,要推进环境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从细微处入手,无缝对接、责任到人,紧盯管理措施落实,规范监管执法行为,约束污染排放行为,向精细管理要环境质量改善。要继续推进环境监管和环境治理网格化,按照清单制、台账式的方式,将工作任务详细分解落实到每个市区县,落实到控制单元和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要实施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环境问题的差异性,实施有差别的环境政策。要推进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建立排污单位持证并按证排污、环保部门依证监管、社会公众依证监督的污染治理新格局,进一步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要强化环境科技支撑,加快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组织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做好精细化来源解析和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
“实”是根本,即务实、扎实。“实”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念好“实”字诀,要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抓则留印留痕,干则建功立业,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强力推动,没有结果和成效绝不收兵;要突出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干,抓住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拿出硬措施、硬手段,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实打实地把问题解决到位;要讲究策略和方式,做到任务实、措施实、责任实,以更高标准担当作为,牢牢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敢打敢拼、群策群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改善成果。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深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突出抓好散煤综合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抓好重点流域、区域、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黑臭水体和纳污坑塘,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亲水环境。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污染场地开发再利用等风险管控,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
“快”是保障,即勤快、快捷。“快”是保证质量前提下的快,是又好又快,是对“实”的升级,是对“严、真、细、实”的更高要求。念好“快”字诀,要主动作为、善谋善为,“马上就办、一次办好”,不拖沓、不等靠;要眼里有活、主动发现问题,脑里有方、主动破解难题,按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要时不我待,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设置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控制污染物排放控制许可制等改革举措落地,争当改革先锋。要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英雄气概,以“刀沉马快”的勇毅果敢,实干、苦干加巧干,做到部署快、推进快、见效快。当务之急是以“2+26”城市为重点,以散煤和“散乱污”企业治理为主攻方向,兼顾机动车、扬尘、矿山开发治理等,加快落实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各项任务,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责编/宋睿宸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