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全球治理的中国思维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外交大战略、大思想和大理念,取得了辉煌业绩,中国对世界作出重要贡献,这种贡献越来越体现在全球治理层面。全球治理任重道远,中国不能缺席。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外交大战略、大思想和大理念,取得了辉煌业绩,中国对世界作出重要贡献,这种贡献越来越体现在全球治理层面。全球治理任重道远,中国不能缺席。

【关键词】中国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全球治理任重道远,为何中国不能缺席

首先是中国与世界日益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过去,我们强调,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国与世界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世界不扫,很难扫一屋。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实现国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发展中国家权益,均离不开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要成为新的世界领导型国家,中国应更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增强制度性话语权。

其次是世界呼唤。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全球治理要下好先手旗,着眼于世界大势,引领未来格局变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要坚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不仅要看到我国发展对世界的要求,也要看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因此,中国全面而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乃世界呼唤,体现了中国担当。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不只是更好地确保自身权益,提升制度性国际话语权,也是改变国际社会“有治无理”“有理无治”的局面。所谓“有治无理”,就是发达国家把持,发展中国家边缘化;所谓“有理无治”就是我们有理念,影响力不够。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就是要实现“有治有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新兴大国、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方文明古国,多重身份的优势使得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能发挥好倡导者、协调者、推动者作用。

自信提供三种国际公共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奋发有为的中国外交,越来越着眼于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国正在实现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到改革者角色的转变。

首先是器物层面,提供物质性公共产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大约三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来自于中国经济的拉动,超过第二位美国贡献的一倍。为推动国际社会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国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中国将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均体现中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胸怀与担当。

其次是制度层面,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制度设计贡献。亚投行不仅激励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也在开创21世纪全球治理新路径:Lean,Clean,Green(精益、清洁、绿色);“一带一路”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倡导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旨在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最后是精神层面,提供观念性公共产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越来越多地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也在不断产生示范、对比效应,助推亚洲乃至世界摈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思想。中国秉承“天下为公”理念积极参与制定海洋、极地、网络、外空、核安全、反腐败、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球伙伴关系,正在塑造和引领国际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更是激活“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探寻21世纪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全球治理的东方智慧。

全球治理的中国逻辑:天下为公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27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学习会上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要加强能力建设和战略投入,加强对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高度重视全球治理方面的人才培养”。

2016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第35次集体学习。在中共历史上,如此重视全球治理问题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近两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连续进行两次集体学习,非同寻常。这是从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迈向中国自觉的标志。这充分表明,全球治理日益成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内涵,体现了崛起中国和全球中国的时代担当。

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与中国自觉,是时代的呼唤。真正的全球治理不是美国治理世界或者西方治理世界,而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代表人类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对全球性质的挑战的集体行动。全球治理必须是真正全球的。正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导)

【参考文献】

①《“2016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开幕》,《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5日。

②[瑞典]斯文·赫定著,冮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

责编/潘丽莉  董惠敏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娜]
标签: 中国   思维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