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面对这种新型党建模式,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知、工作能力及个体素质还有待提升。因此,我们要积极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知、服务能力和意识,并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体系,以此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实现。
【关键词】服务型党建模式 现实意义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了“服务型党建模式”的概念,服务型党组织模式首次以书面形式出现在国家工作报告中,这为我党稳固执政根基,提升执政合法性基础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并成为未来中国党建,尤其是基层党建发展的新出路。
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能够密切党和人民群众关系
推进服务型党建能够提升党的服务能力与工作效率。通过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可以有效地推进党的领导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适应性,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显然,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实施,是我党转变其管理方式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地将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确保党员干部从传统的官本位思维及特权思想中脱离出来,能够更好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更好地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其基本的执政理念。只有提升服务能力,才能够稳固党的执政基础。可见,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实施与落实,是我党转变领导方式的题中之义,也是提升我党服务能力及工作效率的根本需求。
推进服务型党建能够推进服务型政党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实施与落实,可以更好地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党组织,在基层国家政权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要推进服务型政党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就必须首先改变党建模式。整体上看,在建设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党政机构的党员干部是重点,这些人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政策执行的具体实施者。通过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改进党员干部的执政思维和方式,将服务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推进服务型党建能够密切人民群众和执政党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各级党政机关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的存在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阻碍。通过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实施与落实,可以有效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树立其执政为民的思维和意识,坚守我党的基本宗旨,党群关系就会得到相应改善,我党的执政根基就会更加稳固。
向服务型党建模式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部分党员干部对服务型党建模式的认知不到位。服务型党建模式是对传统党建模式的一种改变,是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一种理念转型。长期的官本位思维和特权思想,使得部分党员干部对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具体转型理念和方式、转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这就增加了转型的时间和周期,甚至导致部分党建工作无法有序开展。特别是在基层党组织,由于部分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文化素质偏低,更是给服务型党建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推进服务型党建工作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党员干部角色的转变与服务意识的转变。服务型党建模式要求各级党组织实施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必须通过具体人员的执行来完成。部分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片面认为党建是上级党组织的任务,只要按时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即可;或是出于畏惧、担忧等心理,以及害怕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有时候采取推诿拖延的做法,不配合上级党组织推动党建转型工作。在实践中,部分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对服务型党建转型缺乏理论认识,对转型过程的困难预计不足,出现了“任务式”党建现象,只重视具体的党建业务而不注重党建方式建设,完全扭曲了服务型党建转型的目标。
部分党员干部对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具体内容定位不准。在实践中,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内容和服务型党政机关的工作内容经常会出现定位不准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党建内容是一套,业务内容又是一套,两者之间缺乏联系;部分党政机关出现了业务内容与党建内容完全不搭边,甚至是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的失衡局面。由此导致了党建工作与具体的业务工作无法对接,也使得党建目标与业务内容缺乏衔接性和针对性。部分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服务型党建工作中,不能准确理解服务型党建内容是什么,误以为就是认真学习上级党组织交代的任务、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等。其实,服务型党建模式要求的是党政机关借助于党建模式的改变,彻底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将服务人民作为党政机关的基本理念,切实改变干群关系,改变工作模式和作风。
在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中部分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欠缺。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转型,需要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当前,部分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不足体现在诸多方面:第一,部分年纪较大的党员干部尽管党建经验丰富,业务能力也较强,但是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动力不足,如对电脑、网络等知识很少去主动学习;第二,部分党员干部的工作岗位调动频繁,无法深入地掌握和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和业务知识;第三,党政机关长期稳定的工作机制导致了部分党员干部心态松懈,忽视了自我学习和提升。
完善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工作体系,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对服务型党建模式转型的思想认知。如前所述,服务型党建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党建模式,与传统党建模式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转型过程中,必须提升思想认知,特别是深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知。在统一思想和认知的前提下,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和党员需要正确和深入掌握服务型党建的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实施手段和路径。当然,还需要做好服务型党建模式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突发问题,制定突发问题的预案,以便于更好地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的转型与实施。
完善服务型党建模式的工作体系。服务型党建模式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有完善的工作体系。工作体系是服务型党建模式转型的基本保障。工作体系必须与服务型党建目标保持一致,在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工作,平衡党员干部的权利义务关系,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执政能力,夯实党建工作的基础。在完善工作体系过程中,要切实做好党建模式的教育、服务、管理、监督等职能的发挥,积极推进各级党组织向服务型党组织转型。
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整体看,服务型党建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党员干部的执行和实施。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关系到服务型党建模式是否能够顺利转型,党员干部的领导、服务能力以及个体素质均会影响到党建的效果。因此,在推进服务型党建模式过程中,必须致力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具体而言:首先,革新党组织的用人制度,在选拨干部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党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的考核;其次,积极转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必要时需要对各级党员干部加强服务意识转变的培训工作;再次,切实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将服务意识和理念灌注到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
(作者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兰清:《略论基层服务型党建模式转型意义及内涵》,《人民论坛》,2015年第29期。
②郭玮:《党建项目化管理助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