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有足够能力维持政治稳定,但完全没有办法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和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因为就其本质而言,尽管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但却可以在惯性作用下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一个可能的解释框架是国家、资本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类型。一般而言,存在五种可能的关系类型。第一,国家与资本、社会各自在约定的边界之内活动,互相之间不存在侵蚀和“越界”,相互关系较为和谐。第二,国家对资本和社会实行严厉控制,经济和社会缺乏活力。第三,国家和资本一体,压制社会活动,社会缺乏活力。第四,资本控制国家和社会。第五,社会力量过于强大,国家资本孱弱,基本上是一种无政府状态。
俄罗斯的情况无疑属于国家和资本一体,严厉控制社会的关系类型。
这是因为,俄罗斯现有体制的社会基础是上世纪90年代私有化浪潮中致富的寡头,主要是私人大资本,以及新世纪随之崛起的新寡头。寡头集团的成分十分复杂,相互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若不加以有效约束,寡头集团之间的竞争或者斗争完全有可能摧毁现有体制。因此,需要一个最高仲裁者。在俄罗斯,总统就是这个最高仲裁者。此外,就俄罗斯社会而言,新旧寡头所获取财富的合法性存在很大问题。换言之,寡头缺乏安全感,需要政治上的保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权力与资产结为一体且相互转换,同时,为了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护资产的安全,需要现有体制继续长期维持下去。而对这种结构的调整往往涉及到大规模的利益调整,会直接威胁到执政者本人的地位,威胁到执政集团和资本的利益。因此,执政者及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寡头均选择维持现状,这也是俄罗斯政治稳定的实质内涵。但发展缺失意味着这种状况从根本上是不可持续的。
与此同时,普京的高支持率现象是理解2000年以来俄罗斯政治稳定的关键之一。1993~1996年间,叶利钦的支持率处在6%~45%之间,平均值为23.6%。2000~2013年,普京的支持率在62%~88%之间,平均值为73.9%。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990年代的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伴随着私有化、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的急剧下滑,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2000年普京上台之后,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俄罗斯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民众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事实上,2003~2013年间是俄罗斯经济状况最好的时期,大约20%的居民属于中产阶级。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包含着经济增长,但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结构和制度方面的改进,如经济结构合理化、经济效率提高、分配公平、就业率提高、福利增加和贫困消除,等等。①就此而言,俄罗斯存在重大的经济发展缺失。
俄罗斯经济结构的失衡首先表现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挤压了其他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在过去的十多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石油天然气出口收入构成俄罗斯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俄罗斯探明储量可继续开采30年,目前的开采量保持在每天1100万桶的水平上,其中一半用于出口。但问题是,70%陆地油田储量的开采成本在70美元/每桶左右,北极地区的开采成本更是高达150美元/桶。因此,预计俄罗斯在2020~2022年将达到石油产量峰值,此后将以10%的速度逐年下降,到2035年开采量下降一半,即从目前的每天1100万桶下降到660万桶/每天,仅能保证自用,没有出口的余量。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石油的命运可能会类似于19世纪的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再占据核心位置。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俄罗斯将不得不寻求可替代油气资源的新能源。这将是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刺激性因素。
此外,俄罗斯经济的另一个问题是投资严重不足。投资不足并不是因为央行基准利率过高——基准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有限,而是因为俄罗斯的总投资当中,只有6%是银行信贷,其余94%是企业自有资金,也不是因为缺乏资金,因为俄罗斯企业银行手里积累了大量资金。投资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无处可投,因为一般商品面临外部市场价格和技术两方面的激烈竞争:在价格方面竞争不过中国;在品牌与技术上则竞争不过西方发达国家。俄罗斯企业遇到的情况是,生产不出来足以与中国在性价比、与西方在技术含量方面进行竞争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