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国际体系正处于深刻的转型当中,促进21世纪国际体系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发展和力量的增长。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简单的GDP数据不足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除此之外,人均GDP指标、科学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国民素质、军事力量、国家创新能力、文化吸引力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要素共同构成了一国的综合国力。中国并无意挑战美国的世界地位,但是,随着实力的增强,世界会要求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中国应追求一种共享型的领导,强调领导权的共担、责任的共担、成果的共享。2030年,中国应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中美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大国在一些领域将逐渐发挥领导作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世界力量配置变得更为平衡,中国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是可以期待的。
【关键词】国际体系转型 中国力量 国力 共享型领导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14.001
对于2030年的世界,国际上已有不止一家机构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这也应成为中国学界的一项课题。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复兴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从现在起到2030年的10多年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一定增长势头,社会建设将次第展开,全面小康社会有望建成,中国综合国力将更上层楼。届时,中国的GDP有可能超过美国,然而应该注意的是,GDP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美国的综合国力届时很可能仍然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应行稳致远,无须也不应刻意追求什么领导地位。一国地位的形成,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本文尝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得出一个冷静而持平的看法。
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
当前,国际体系正处于深刻的转型当中。以往的历史告诉人们,国际体系的转变特别是大的转变,常常是由战争造成或带来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后主权国家体系的产生是欧洲30年战争的产物,19世纪的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战争的产物,20世纪则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每一次都带来国际体系巨大而剧烈的变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保持了“长和平”(long peace),尽管发生过不少局部战争和冲突,但没有出现世界范围主要大国都参与其间的战争。冷战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这期间的冲突不是发生在两大对立集团之间,而是发生在它们之外的地区。冷战的终结也不是由于战争,而是通过东欧剧变、两德统一乃至苏联解体最终和平完成。
如果说,冷战终结后曾经出现过一个美国踌躇满志、独步世界的“单极时刻”的话,①那么这个单极时刻是短暂的,比很多分析人士预估的要短,而且,单极时刻已经成为过去。②单极时刻之所以短暂,基本原因有二:一是美国所犯的战略错误(尤其是伊拉克战争)消耗了自身巨大的资源和国力,因而缩短了这一单极时刻;二是新兴大国尤其是中国的崛起所带来的力量对比的变化使这一单极时刻难以长时间维系。但相比于战争条件下的转变,和平条件下的力量转移和体系转变毕竟更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