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过去30年,经济学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最重要的革命,理查德·塞勒就是这场革命的中心人物。”曾经准确预测到金融危机爆发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如此评价道。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获此殊荣,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做出的贡献。
评委会表示,之所以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塞勒,是看重其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让经济学“更人性化”,承认其“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展示人脑思维特点如何系统性地影响决策和市场结果”。
在塞勒看来,“经济主体是人”,而人并非严格按照理性作出决策,外界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与此相呼应且颇为有趣的是,在被问及想要如何使用这笔约合85万英镑的诺奖奖金时,72岁的塞勒调侃道,为了与他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要“怎么不理性怎么来!”
“非主流”:喜爱研究反常现象、批判理性行为
1945年,理查德·塞勒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先后在罗彻斯特取得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并先后执教于罗彻斯特大学和康奈尔大学,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同时兼职于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
但殊不知,隐藏在这份学术气息浓厚、中规中矩简历背后的,是塞勒一颗叛逆又不安分的心,因为他希望能探索人类不合乎经济理性假定的各种行为。
塞勒喜欢收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反常现象。比如,他邀请朋友到家中吃饭,端出一大碗腰果让大家餐前先垫垫肚子。5分钟之内,大家就吃了大半碗,再吃下去的话就会影响吃饭时的食欲。于是,塞勒拿走了那碗腰果,藏在厨房里,每个人都很高兴他这样做。拿走腰果,朋友就没有多吃的选择了,可是对经济人而言,选择越多越好。于是塞勒在同事的帮助下对晚宴中腰果插曲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人由两种心理控制,一种希望获得立即满足,另一种理智地权衡现在与未来。
再比如,李先生的妻子给他买了一件很贵的羊绒衫当作圣诞礼物。李先生之前在店里看到过这件羊绒衫,但觉得它的价钱太高,买下来的话实在太奢侈了。但是当妻子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他时,他却很高兴。
塞勒曾想将这些收集到的反常例子以“人们做的蠢事”为题写一篇学术论文。
他还认为,一些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存在着缺陷:个人在所有经济现象分析中均被假设成是理性和自利的,同时会尽可能地追求最大利益。但是,现实中的个人往往依靠直觉来解决问题,就算人们谨遵各种假设,也会经常犯错误。个体之间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个假设束缚住所有个体。毕竟,人们还会选择无私地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进行慈善捐赠。因此,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全理性的个体。
然而,行为经济学曾不为主流所容,塞勒也长期被视为“学术叛徒”。1980年,他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被六七种重要期刊拒之门外,并且审稿人意见一般都是些尖刻的评论。如今,这篇文章却在2014年成为相关领域中被引用居首的经济学论文。
30多年过去,行为经济学从小众“歪理”,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典范,曾经被认为“离经叛道”的塞勒如今已经是美国经济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