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决定着对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判定。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1956年生产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是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时候的历史情况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才乘风破浪,继续前进。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生产资料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包括党的十八大都按着这种理解来表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应该说这种表述从当时的历史情况上看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应该看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和增强的实际,关于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表述应该实事求是地作新的调整,才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新的历史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革是极其深刻而前所未有的。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诚如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党和国家确定工作中心的前提和基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仅仅解决一般的物质文化需求问题,而是努力满足更高层次上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享有民主的权利和法治的环境,同时,能够享有更高层面的精神生活;我们不仅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让人民群众真正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还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能够愉快健康地生存和发展。所以,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党和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