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庄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我们站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伟大时刻,思考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命题时,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为我们指明了行动方向,提供了解惑钥匙。当然,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积极面对新时代下的新矛盾。以下,笔者将从理解新矛盾的“四个维度”和解决新矛盾的“四个需要”加以分析:
理解新矛盾的“四个维度”
社会生产从不发达的落后状态到不平衡不充分状态的转变。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更加突出。这种社会生产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
社会消费从量的满足到更加看重质的提高的转变。当前,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我国的社会消费水平总体上有了显著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在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
社会分配从更加注重效率到更加注重公平的转变。当前,我国巨大的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人过上了更加充裕的好日子,但不可否认,在之前“效率优先”的引导下,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不平衡,造成一定的贫富差距,存在一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新时代的社会分配需要更加注重公平,需要通过转移支付、精准扶贫等政策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社会发展从经济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转变。当前,我国已经处于从“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向“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的状态。这个转变使得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砥砺奋进,直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解决新矛盾的“四个需要”
解决新矛盾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党的坚强领导是解决新矛盾的政治保障。一方面,全党上下要继续坚决遵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初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解决新矛盾需要凝聚最广泛的中国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离开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面对新时代,对新矛盾的解决同样需要我们以实现中国梦来凝聚起包括海外同胞在内的广大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最广泛的中国力量是解决新矛盾的力量支撑。
解决新矛盾需要日益精湛的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国家治理结果的写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新矛盾的根本之道。在此道路上,我们要深刻分析基本的国情党情、世情民情,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智力优势和民间社会的集思广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逐渐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做好“顶层设计”,推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方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家治理。
解决新矛盾需要良好友善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一方面,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另一方面,面对诸如“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等世界性共同挑战,习近平同志强调,需要全世界人民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心协力,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加强对话、减少对抗,超越文明冲突,同舟共济,共同面对传统和非传统威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编辑/赵光菊 王克(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