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纪检监察室主任、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十九大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历史交汇点”上的一次会议,因此,十九大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既着眼于当前,又放眼未来的一个报告,既要回答“决胜实现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问题,也要回答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想。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十五年”发展阶段论或“两步走”的战略构想,描绘了中国2020年以后,从第一个十五年的富裕和“基本现代化”走向第二个十五年富强和实现“现代性”强国的价值取向、政策设想和实现路径,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图景,也为我们改革发展确立了明晰的奋斗目标。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从经济层面讲,我国的GDP总量将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届时,我国基本跨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这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从此进入面对“新矛盾”、迈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开创新未来的“中国时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未来30年“两步走”的战略构想,为我们绘制了发展的新蓝图和改革的新路径,是指导我们迈向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从2020年到2035年的第一个15年,我们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如果一切顺利,我们的经济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平均继续保持在5%-7%这一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转型升级基本实现,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位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居于世界首位。届时,中国的GDP总量将达到35亿美元左右,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左右,处于现在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市人口占比将达到70%左右,居民收入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同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现代化”,可以说,社会发展或“社会现代化”是改革“下半场”的中心任务,与“经济现代化”相比,难度更大,复杂性更强。这就是说,面对“新矛盾”,“下半场”改革重点是着力于“社会结构改革”,改革的成败决定着能否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这就意味着我国12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或超过12年;意味着医疗保健体系基本建成,人均寿命进一步提高;意味着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得到根本提升;意味着城市社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步;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意味着基尼系数处于0.4以下,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共同富裕”的目标基本实现。
2035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的实现,再用15年时间的努力,到2050年左右就会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一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彻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梦”。
总之,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新路径,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