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奏响科技强国的时代强音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 杰

【摘要】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成就辉煌。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建设科技强国进一步指明发展方向,规划了发展路径。在世界科技浪潮风起云涌之际,我们要抢抓历史交汇的战略窗口期,建设世界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攻坚克难、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的战略性作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战略科技支撑。

【关键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强国  创新型国家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大会关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奏响了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强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呼之欲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对于开辟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科技水平实现新跨越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泱泱大国,我国曾经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辉煌。然而,近代以来,我国却一度陷入衰弱、被动挨打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落后于人。

历史一再昭示,国富不等于国强,大国也不等于强国。晚清时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却在抵御外来侵略中一再败于列强。正如习近平同志提出,“历史上,我国曾长期位居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经济总量一度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技术落后和工业化水平低,近代以来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谋篇布局,将建设科技强国提升到新的高度,将“创新”置于新发展理念首位。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科技事业飞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改变世界,今天,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再度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科技实力的显著增强为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成绩喜人,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综合判断,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必须认识到,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交汇的重大历史机遇,担负科技“强”国的新使命

“一波才动万波随。”科技创新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密切相关,需要体系化支撑。强大科技实力是强盛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综合国力系统托举。晚清洋务运动的失败,就在于推行者没有意识到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性作用,以致于单兵突进,终难成功。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等等。这一系列全方位、系统性部署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支撑,新的科学春天已然到来。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蓄势待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交汇浪潮,与我国发展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同频共振,我国科技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窗口期。我们不能再缺席,而要迎头赶上,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实现“弯道超车”。机遇难得,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发展科技,终究为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科技事业发展,要服务、服从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为科技事业发展营造大气候的同时,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无不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历史的新机遇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主战场”。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新使命需要新担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广阔天地中,科技强国,大有可为。

牢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定位,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艰巨,需要在各条战线上齐头并进,科技创新工作更要一马当先。“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以大气魄挥洒大手笔,从创新方向、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入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多方向发力,涵盖科技建设方方面面,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将人类最新科技发展理念融入其中,展示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彰显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雄心壮志,吹响了向科技进军的新号角。

真正的强国必须有强大的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我们应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花更大力气下更大功夫加强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充分发挥战略科技力量攻坚克难、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的战略性作用。我们要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时期助力国家发展由富到强的战略定位,瞄准事关我国全局和未来30年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发展、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引领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全国科技创新全局中的其它单元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共同形成我国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创新基础平台,有效支撑北京、上海等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共同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科技强国,人才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支能攻善研的科研铁军,尤为重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应该爱才、惜才、育才,培养更多的钱学森、袁隆平式的科学巨匠,撑起科技强国的天空。

科技强国,精神为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科技创新,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临着重重难关,需要科技工作者勇于跨越艰险与挑战,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气节风骨和科学精神,不忘初心,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勇夺伟大胜利。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科技强国,人人有责,在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大时代,我们当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奋发有为的姿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再接再厉,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书写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参考文献】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责编/潘丽莉  赵橙涔(见习)    美编/宋扬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中国科学院   党委书记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