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些激动人心的话语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更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述,解决环境问题需要转变哪些观念?《国家治理》周刊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卢风教授,与读者分享报告中的亮点。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
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卢风教授认为这一提法极富哲学意蕴。现代美国环境伦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奥尔多•利奥波德在被誉为“现代环境主义运动新圣经”的《沙乡年鉴》中提出“大地伦理”概念,认为大地共同体是包含人、动物、植物、土壤、水等一切元素的共同体,主张尊重共同体内的每一个成员。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命共同体”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也强调了人对自然的平等地位。人与自然不再是对立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不应随意破坏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包含生态伦理学的深刻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卢风教授认为,自鸦片战争以来,现代化就成为中国人长期追求的梦想。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等问题,由于工业化材料多以煤炭、石油等深藏于地下的原料为主,并产生大量黑色污染物,因此工业化主导的现代化被很多学者称之为“黑色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的“绿色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到“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明晰了能源发展的方向。
丰富“发展”内涵
十九大报告赋予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卢风教授认为,在传统观念中,发展更多对应物质层面,经济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是最直观可见的发展体现,且成果容易衡量。在这样的发展观念下,工业产值、公路、铁路、工厂等物质财富的增长成为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片面追求GDP增长成为普遍的问题。卢风教授认为,在物质层面之外,发展还有文化、环境、道德等多方面体现。物质财富的增长是有极限的,其他方面的短板也会对物质方面发展的效果造成影响。例如,本是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共享单车,因为某些不守规则的使用者而造成了占道、乱停乱放等麻烦,这些问题并不能仅靠物质财富的增长而解决,而人的素质提升、环境的美化、文化的丰富,都是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的发展层面。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是对发展内涵的丰富。
报告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36年来首次改变。当前我国存在的“不平衡”之一,就是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不平衡,人与自然的不平衡。因此,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构建环境治理体系
在实际环境治理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卢风教授认为,由于环境所具有的天然公共性,治理环境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多方投入,环境治理的成果是全民共享的,不限于治理投入的人群独享;企业、工厂等投入者同时也是产出成果的获得者,相比之下,环境治理具有天然的劣势,因此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环境治理体系”。
相比之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具体的、可落实的安排,明确提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卢风教授认为,国家级专门机构的设立与相关制度的建立,将更有效地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例如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这些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将受到保护,自然资源不能随意开采,这些试点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还存在部门职责交叉、环保部门权力不足等问题。卢风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表明了党中央对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重视,也给了相应部门在工作中的“尚方宝剑”,有利于其更好地行使权责。
为全球环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古代就有“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的生态智慧。十九大报告为解决当代全球生态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卢风教授认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调,签署《巴黎气候协定》,做出减排承诺等,都是中国在国际上勇于承担责任的体现,保护环境不只是我国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外交方面坚持的主张之一,是我国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展示出的中国态度与中国智慧。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本文由《国家治理》周刊记者赵鑫洋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