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所作的报告是一部闪耀着时代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如果从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的角度说,这篇文献包括了丰富的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一部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根本问题的总纲领总设计。概而论之,这一报告从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的方向、方位、方略三个维度上明确揭示和规定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纲领和蓝图。
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的方向
学术意义上,现代国家既是一定范围的政治共同体内部政治经济矛盾运动,以及对这一共同体外部压力作出反应的产物,也是这一共同体内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进行斗争并作出自觉选择的产物。历史经验表明,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国家这一“政治理想国”的状态如何,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广大政治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中,进行激烈斗争,经过反复较量,从事艰苦选择所决定的结果。其中,体现着国家根本属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现代政党或政治集团,对于国家前进方向的掌控、国家面貌的塑造、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国家发展重大机遇的把握,以及国家制度的构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居于领导或统治地位的政党或政治集团,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所作出的重大政治选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前途和命运。
而这在中国的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中表现得尤其充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里所说的党的政治领导,就是给国家定方向,为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确定政治基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在中国,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国家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关键。所谓国家的政治方向或前进方向,是指国家在建设、发展和治理中,基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对国家所要实现的总目标总蓝图的清晰认知和确定。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国家的政治方向不是由国家自身确定的,而是通过国家的领导阶级来确定,其中最主要是通过领导这个国家的政党或者政治集团来确定的。具体到中国来说,就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确定的。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否对国家的建设、发展和治理的总体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能否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远景作出清晰描述,能否准确描绘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和蓝图,亦即是,能否在明确执政党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基础上,为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进一步确立方向,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在这个问题上,党的十九大给出了明确回答。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要实现这样的梦想,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因此,十九大报告通篇,都是在明确了党领导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的总方向、总目标、总蓝图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我们对十九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理解的前提。
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的方位
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的状况如何,不但取决于明确的国家前进方向,还取决于明确的国家历史和现实方位。如果说国家前进的方向,主要着眼的是国家未来的总体目标和蓝图,国家的历史和现实方位,则重在揭示国家在一定时期所要面对的主客观环境、主要矛盾、主要问题、主要任务和所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能否有这种方位意识,能否对国家所处的历史和现实方位进行深入揭示,对于领导这个国家的政党和政治集团极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国家能否朝着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能否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才从崭新的理论高度强调和深入分析了中国的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所处的历史方位。
就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时代是实现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是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产生变化,国家面貌将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的建设、发展和治理将面临新变化和新挑战,中国发展处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但发展的机遇期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上述方面的论述和论断,清晰回答了有关中国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的根本问题,锚定了中国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所处的历史和现实方位,将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上下左右的经纬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形成我们理解十九大报告深刻内涵的重要基础之一。
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的方略
国家的建设、发展和治理能否沿着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得到推进,其蓝图能否在历史和现实的方位上得到分步骤、分阶段的实现,能否在战略和策略层面上得到贯彻和落实,取决于领导这个国家的政党和政治集团能否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制定出指导性的原则和针对性的战略和策略。也就是说,国家的建设、发展和治理的顺利推进,必须依靠执政党和领导集团提出总体性的原则、纲领和路线图,即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的方略和大纲。这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指导思想、原则、纲领和方略的提出,是一个执政党政治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水平能否得到提高的重要前提。
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十四条方略”以及“九个方面”的具体指导,概括了中国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所要坚持的原则、遵循的纲领和采取的战略和策略,其内容极其丰富,内涵极其深刻。特别是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个坚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国际、国内以及宏观、中观、微观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中国的国家建设、发展和治理进行了全方位的谋划和布局,是实现中国百年强国梦的政治指南和行动纲领,是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十九大报告深刻内涵的关键。
【本文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国家认同构建研究”支持,项目编号:15AZZ006】
责编:解轶鹏 / 张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