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首要任务是建立文化自觉。阳明心学所倡导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思想对理论自觉、道德自觉、精神自觉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为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阳明心学 文化自觉 价值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本来”的文化发展原则,充分肯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实现文化自强。阳明心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构建高度的文化自觉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自觉的主要体现
理论自觉。理论自觉是文化自觉的基础与集中表现。理论自觉是主体对自身所认知和掌握的思想的自知之明。理论自觉是行动自觉的指南和纲领,理论自觉指导行动自觉,行动自觉是理论自觉的外化体现。不同的主体、身份与职业,所特指的理论自觉有所不同,如律师的理论自觉特指对法律知识的理论自觉,教师的理论自觉特指对教育教学知识的认知与体悟,医生的理论自觉特指对医学知识的感知和觉悟,等等。
道德自觉。道德自觉是文化自觉的关键与核心。道德自觉是主体对自身道德的认知、体悟与坚守,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与超越作用,是人自觉提升人性的重要方式。道德主体在正确认识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后,自觉认同与遵守,并主动担当社会道德所赋予的使命责任。
精神自觉。精神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源泉和动力。精神自觉是主体在民族文化感染熏陶下,对自我意识和行为的一种觉醒、反思和扬弃。任何一种富于生命力的精神与文化,必须具有强烈的自觉意识,民族文化与精神只有在高度自觉中才能与时俱进,得到传承与发展。
阳明心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心”即“理”。王阳明指出:“心即理也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任何事物、行为活动的生发皆由心而生,由意念而动,一切事物和行为的价值、意义确定都需经过心体的审判,此心为公为民,无个人私欲,是天理。王阳明扬弃了宋明理学的“二分说”,破除了“心”与“理”的界限,使“心”与“理”达到完美融合。阳明心学认为,但凡能寻找到自身良知之心且按良知行事的人,皆可以称之为圣人,故有“万众皆圣人”之说,且人地位无等级之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只要尽其“心”,顺其“理”,任何人所从事的职业都是平等、正义和善意的。
致良知。“良知”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天性(道德意识)。见国知报、见君知忠、见父知孝、见兄知悌,是天性,即良知;二是思想和知识的主宰者、承担者。思维主体发出的行为活动是建立在对事物和行为的认知后创造产生,一切由良知生发而成;三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形成的辨别能力,即“知善知恶是良知”的论述。四是造物主。王阳明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造物主而生,人生存于天地间,世界由人主宰,而心主宰人,人心、人的精神活动是宇宙的最高表现。“致”是推广,是一个兼知兼行的过程。不管你是圣人还是凡人,只要有了良知,就知道该怎样去做,按照良知去行动,把自己心中的良知全面显现出来,推广至所触及的任何事物,把自身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有别于普遍意义上的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相依而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相互渗透与交融。知行合一主张人的行为在发出之前,脑海中已有一个相应的想法,即“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知行合一之“合”强调良知对行动的指导力,行动背后总有动机所存。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行不一、知行相悖的现象;明白反哺之恩的道理,却在现实生活中无视恩情,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这是知行不一的问题;各类从业人员知晓相关职业道德与规范,却不能认真落实于实际工作中,也是知行不符的问题,“知行合一”思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明确思路与方法。
阳明心学在文化自觉构建中的价值
阳明心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真精神,有机融入理论自觉、道德自觉、精神自觉中,对构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是有助于提升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升党性修养是建立共产党员理论自觉的重要途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提高党性修养的关键所在。
十八届七中全会指出,共产党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心中四有”是在呼吁共产党人回归寻找“良知”,为提升党性修养提出了更高标准,也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出了明确要求。共产党员的“良知”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心中四有”,是“致良知”的一种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知行合一,要求党员加强理论自觉、思想自觉,认清群众路线的内容和必要性,通过党性原则改造主观世界,再上升为行动自觉,促进行动的产生,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群众路线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对群众路线的真知,达到知行合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从党性修养的角度说,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自我的道德水平和做人的境界。
二是有助于提高国民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道德自觉的集中体现。道德教育依“孝”而始,道德修养以“孝”为尺,道德品质、社会道德规范以“孝”为重要标准。“孝”是“顺应”“应当”,是一切道德的起点和根本,内心坚守“孝道”便会在实践中躬行孝道。“孝”由“心”生,“心”即“理”,“孝”亦是“理”。正如王阳明所说:“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落实尽孝而已。”如若每个人顺应良知,恪守孝道,整体国民道德素质必然稳步提升。
提高国民整体道德素质,规范道德言行,还须从儿童教育抓起。王阳明童蒙教育思想对当下儿童启蒙方式具有启发意义。他提倡完善儿童人格,发扬善良天性,规范和统一儿童的道德言行。在学校教育方面,不仅传授道德知识,而且注重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这即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相互渗透。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与老师合作,共同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道德教育,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三是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辩证统一。文化高度自觉,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文化的崛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浓缩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和智慧,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艺术魅力。儒、释、道思想的精华,古人刚健自强、奋发有为、坚韧不拔的入世精神,可视为文化的瑰宝。世界各国的文化中,我们最有理由文化自觉,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实现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熠熠生辉。
文化自觉,是人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地位与作用的认知与觉悟。阳明心学是“乾坤万有基”的思想和主张,对文化自觉具有密切的引导作用。阳明心学是修炼“心”的学问,可经典表述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心的本源没有好恶,亦没有善恶,心无私欲是天理,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真善美的统一;意为心之所发,一旦当人体产生意念,便会指向具体的事物,至此意念就有了善恶之分,符合心者善,不符合心者恶;良知犹如一面镜子,是内心的灵明,与天地万物为一的至高存在,能明觉意的每一动,知善亦知恶;正物先正心,正心的主要方法是为善去恶。一切文化、知识、修养归结为一点,就是要严格按照“良知”去行动。
(作者为江西财经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①《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