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色列、荷兰、新加坡各自颇具特色的农业园区代表了世界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三种模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运作特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强化科技引领、注重区域特色、改进经营管理机制,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独特优势、提升主体能动性的重要经验。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 发展模式 科技示范 【中图分类号】F31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集农业生产资源、农业技术及农业资金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新型模式。在国外,以色列的节水生态农业园区、荷兰设施农业园区、新加坡都市农业园区代表了世界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三种模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运作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色列:高效节水生态农业园区
以色列位于中东沙漠地带,是一个典型的干旱缺水国家,尤其是淡水资源更为匮乏。从1948年开始,以色列就一直谋求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示范农场。针对以色列干旱、少雨、沙漠化的现状,以色列政府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科研机构和生产基地,在各个地区建立了以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为主体的示范性试验农场,在此过程中,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以色列实现了农业自给,并开始大量出口农产品。
从整体上看,以色列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在高效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采取了如下的措施:第一,加大对集水设施的建设力度。政府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各个农业科技园区最大限度收集储存雨水。第二,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在灌溉的每一个环节形成节水的意识,包括水资源的调配、输送、灌溉,全程按照农作物生产的实际要求来节水,形成了一个科学完善的节水系统,从而不断提升其节水的水平。第三,以色列还将城市及工业用过的废水经过处理,变成农业灌溉的循环用水,这是一种典型的循环农业技术。如此,不但解决了其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也保护了以色列的生态环境。
以节水、生态循环为基础的以色列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其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政府在园区发展中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包括节水设施的引进、安装、升级、改造等。除了资金支持外,技术、法律的支持也不可缺少,以色列的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节水制度与农产品销售挂钩,农产品的最终价格与节水多少有直接关系。同样地,技术的支持也是重要的,节水农业本身就是一项技术。可以说,以色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95%需要依靠现代科技。
荷兰:农工商一体化型设施农业园区
荷兰农业资源并不丰富,其人均耕地只有1.3亩,农业人口只占全国的5%。在如此紧张的农业资源下,荷兰农业仍然创造了奇迹,成为欧洲的农业大国。从整体上看,荷兰农业有效地利用了其农业资源禀赋,将全国耕地70%以上都用来栽培作物,其中60%为草地农业,6%为园艺农业,34%为粮食作物农业。在荷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其农业科技园区的实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独具特色的高效率供应链、完善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国际化的市场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政策融为一体,是典型的农工商型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农工商农业一体化型的科技园区模式的基础是设施农业,通过设施农业的市场化运作,保证了其生产过程、经营过程、运作方式完全是市场化行为,政府对此完全不干预,只是进行宏观调控。在其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园区的农工商综合体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作为现代化的农工商综合体,其本身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及机制,在农产品销售、加工、资金筹集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服务,农户只负责生产,从而保证了设施农业运作的专业性和单一性,最终形成了高度集约化、专业化、分工化的农业生产体系。
新加坡:科技引领型都市农业园区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国土面积极为狭小,全国可以用来进行农业耕作的土地不到6000公顷。加之其自然资源的高度匮乏,新加坡不具备农业发展的条件。况且,高度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使得新加坡农业不得不走上都市农业的发展道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园区的构想。为了解决农业用地不足,新加坡政府认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必须要走科技化发展道路,通过农业科技来解决农业资源不足。最终形成生态科技农业园区建设的思路,依次构建了生态走廊、生态蔬菜园区、花卉园区、热带作物园区、水产养殖园区、海产养殖园区等。
各个园区的建设主要由新加坡政府进行投资建设,最后通过招标的方式将农业科技园区的经营权转给私人公司,私人公司在承租期间内,必须引进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并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加坡都市农业基本上解决了新加坡国民的食物自给问题。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园区并不是孤立的,在农业科技园区之外,还建立了科技公园和基地,通过这些科技公园和基地向农业科技园区提供技术支持。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将农业、植物、生物、微生物、病虫害等领域的专家集合起来构建试验性农场,这些专家在农场之内从事农业科技实验和研发工作。政府将这些农业科技专家的研发成果向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传播,从而保证了农业科技园区中农业科技的更新。
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经验
第一,强化科技引领,发展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农业科技园区能否得到发展,科技引领至关重要,保证园区的科技竞争力是其发展的关键要素。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是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创新,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集生产、销售、加工、研发为一体化的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的发展中,必须要依托园区鼓励农业科技企业的入驻。农业科技园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综合体,要保证农业科技园区在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更新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第二,因地制宜,注重园区的区域特色及优势的发挥。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目的是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坚持其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园区的辐射及带动作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建设之初需要做好规划,按照当地的农业资源禀赋及产业特色,制定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详细计划。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提供配套的财政、税收、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保证农业科技园区能够持续发展。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必须要把握好其核心的功能,确定园区的主导产业及布局,以此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第三,改进园区的经营机制及管理体制,提升园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应该引导规范管委会的职能,为园区发展提供资金、财税等方面的支持。企业在园区发展中要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对接。中介机构是给企业提供服务的主体,中介机构包括高校、科研单位、农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农户在农业科技园区中是最基本的主体,其主要为园区生产相关农产品,并取得销售收入。
(作者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河南省软件学项目“新形势下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2400410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成福伟:《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借鉴》,《世界农业》,2017年第1期。
责编/谭峰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