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媒体如何理性引导社会情绪

核心提示: 人的行为会受情绪的影响,而社会情绪也会深刻影响社会的运行状态。利用媒体对社会大众的情绪进行理性化引导,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媒体的影响力,从而获得双赢效果。

【摘要】人的行为会受情绪的影响,而社会情绪也会深刻影响社会的运行状态。利用媒体对社会大众的情绪进行理性化引导,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媒体的影响力,从而获得双赢效果。

【关键词】媒体  社会情绪  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运行状态会受社会大众情绪的影响,社会情绪有的理性,有的则不理性,理性化的情绪能够保障社会的稳定有序,而偏颇、激愤的非理性情绪则会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需要媒体来进行理性化引导。媒体的各种栏目都对社会情绪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力度、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解读视角独特、资讯剖析深刻,对社会大众具有较强的影响,是引导社会情绪理性发展的有效渠道。媒体对社会情绪进行理性化引导,是媒体和社会的相互需要,不仅有利于社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媒体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双赢。

当前媒体在社会情绪中发挥的作用

第一,凸显社会真实生活,同情弱势群体的艰辛生存。客观真实性是当前媒体,尤其是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的突出特征之一,其大多采用跟拍记录以及对话点评的手法,细致、真切地展现当前社会阶层群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点滴。这种真实、细腻的节目内容和表达形式,容易促使社会大众产生同情心,并思考导致这一情况的人为原因。例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就常常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城市低收入家庭等社会群体进行记录采访,真实展现了弱势群体的心理困惑、生存压力以及求生心态,并辅以插叙回忆、旁白引述、情景交叉等多种手法,全面、具体地凸显了渴盼亲人团聚、憧憬幸福生活等人生百态,社会大众因此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同情弱者、关注弱者、帮助弱者等情绪随之涌动。

第二,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抨击违法犯罪等不当行为。揭露社会中背离公序良俗、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等的不良现象,是媒体尤其是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的本职和社会责任。借助摄录设备的即时拍摄,曝光不道德、不文明、不合法的社会行为,可以深刻地探讨社会个别群体自身在生活理念、价值判断上的缺陷与误区,从而有效地发挥警示、警醒的作用。由于无情地披露了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状,集中鞭挞了部分违法犯罪人员的恶劣行径,在带动社会大众抨击不良行为的同时,促使其产生抵触违法犯罪的良性情绪。例如凤凰卫视的《社会能见度》,就以揭露社会边缘人群的灰色行为而著称,其以大胆、鲜明的视角,探寻并记录了一部分游走在社会道德、法律与利益边缘的特殊人群。社会大众在观看节目之时,不仅痛斥这种不齿行为,而且也在节目主持人、节目内容的引导之下,较为理性地去思索违法犯罪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继而将这种激愤情绪合理分流。

第三,展望社会未来发展,激发维护公正的自觉意识。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的思想引导作用是默默发挥、相对隐蔽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偏重于人文风格的节目而言,其多以理性化与感性化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通篇总结,对于未来美好社会的展望也多显得委婉、含蓄,并以此来激起社会大众主动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的心态和理念。近年来,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越来越注重突出催化引导效用,通过高质量的摄录设备、丰富的解说语言,形成富有感染力与思考性的片尾总结。例如《面对面》《道德观察》《人与社会》《特别关注》等节目,不再是一味地去揭露、抨击社会上的不当行为与不良现状,而是注重教导社会大众如何正确、有效地形成科学的思维意识,继而有效地规避碰触社会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底线。这种全新的立意变化,使得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充满了更为切实的社会功用。

利用媒体对社会情绪进行理性化引导的必要性

首先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不论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站、微信、数字报刊等新兴媒体,均是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其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软性助力之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软性助力的协作,作为受众群体巨大、信息交换频繁的媒介形式,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具有良性引导社会大众的功能,其有利于社会大众积极健康心态和理念的形成与塑造,促使社会朝着更为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实现了全民普及,媒体节目形式也更为丰富,其中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由于鲜明的立意视角与深远的社会效用,迅速成为各类媒体节目体系中的新兴类型,其对于社会大众影响巨大,并间接影响着社会精神文化的演变、发展。所以,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应积极发挥媒体引导、疏解社会情绪的功能。

其次是媒体自身增强社会影响力、美誉度的需要。作为媒体的节目门类之一,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以独具特色的视听表现力、真实全面的现实反映,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喜爱与支持,继而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以社会生活为展示主体,通过采集即时发生的社会新闻,剖析典型社会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形成了能够促使社会大众思考、领悟的兴趣和追求。这种披露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媒体体验,使得社会大众更乐于观看,提高了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所以,媒体紧跟社会大众的兴趣偏好,对其偏颇、激愤的非理性化情绪进行引导,对于媒体本身而言也是有利的。

媒体如何对社会情绪进行理性化引导

第一,拓宽即时直播途径,展示真实的社会现象,引导社会大众形成理性的认知和判断。冲动情绪的产生与释放具有双面性,理性化的表达能够激发社会大众的同情心、正义感以及思考。鉴于此,要借助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着力推广即时性的媒体直播模式,动态展示真实的社会形态,通过各种高画质的摄录设备、剪辑手法进行精准制作,并借助旁白、采访、点评等多种形式加以渲染,让社会大众更切实、全面地感知社会之中发生的人与事,使其在置身于丰富细腻的视听体验的同时,有效地激发怜悯之心、正义感以及省悟之思,从而形成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知和判断。

第二,创设谈话讨论环节,营造开放氛围,引领社会大众养成宽厚包容的胸怀。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注重资讯交换的动态性,力求以迅捷性、丰富性来满足社会大众对于信息数据的迫切需求。然而单一地堆砌资讯信息,又容易陷入空洞乏味的尴尬境地,导致媒体缺乏教育性。所以,适时引入对话、讨论等互动元素,激活整个节目的气氛,以一种开放、自由的氛围带动观众积极思考,无疑更加具有实用性。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创设谈话讨论环节,例如嘉宾、主持人以及观众的即时交流,探讨当前社会的热点现象,展示、发表自身的真实想法与建议,共同探讨合理的解决对策,在开放性的氛围下,引领社会大众养成宽厚包容的胸怀。

第三,探索参与互动模式,聚合社会建言,引导社会大众树立义利兼顾的价值取向。庞大的受众数量、深远的社会影响造就了媒体的巨大魅力。新闻观察、社会评论类节目将社会责任视为媒体的责任担当,通过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实现媒体价值与社会责任担当。所以,必须努力探索更为灵活的参与互动模式,吸引更多的节目受众主动加入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交流之中,聚合社会建言。鼓励社会大众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以及上网等形式,参与到焦点问题的讨论之中,并与媒体节目的主持人、嘉宾进行即时性的看法交换、意见交流,继而形成共识。这种互动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大众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义利兼顾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有利于媒体节目影响力、竞争力、生命力、美誉度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媒体自身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良性互动。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讲师)

【参考文献】

①白龙:《媒体,别做不良社会情绪推手》,《人民日报》,2013年1月22日。

责编/杨鹏峰  孙渴(见习)    美编/于珊  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娜]
标签: 理性   情绪   媒体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