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这同一些国家现代化陷入停滞甚至落入“陷阱”形成鲜明对比。从全球视阈看现代化进程,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现代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各国现代化道路千差万别,不存在“标准的”“唯一正确的”现代化模式。西方国家一开始就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如英国走和平、改革、渐进的道路,法国走革命、暴力、跳跃的道路,德国的特点是旧统治集团主导国家现代化,美国则是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摆脱殖民统治的典型。严格地说,标准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实际上并不存在。那种认为某种模式是标准模式的说法没有根据,把某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视为标准的现代化道路经不起检验。每个国家实现现代化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走自己的路。世界上搞现代化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其根本原因大都是不顾本国国情而生搬硬套他国经验。
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更是多种多样,如中国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各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建设自己的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发展方面,有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旅游经济等多种模式。各国都在寻找自身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和不断增强自身优势就意味着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成长总是伴随烦恼。现代化并不完全意味着理想境界的出现,有时它会带来更多问题、更大挑战。19世纪的英国就出现过严重社会问题,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环境污染、道德败坏、治安情况恶化、人际关系淡漠,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明显失效,传统价值体系迅速瓦解,国家的社会功能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的严重问题,工业化使英国陷入一片迷茫。英国的情况在其他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反复出现,人们这才意识到:现代化意味着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化。
从各国实践看,现代化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建立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代社会。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又彼此重叠,没有现代国家就不能发展现代经济,而经济发展又必定要求建设现代社会。综观推进现代化比较成功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这三方面进行得较为顺利的国家。
如何认识中国现代化的现状?如果说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那么,到1949年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建立现代国家的任务,建立起统一、独立、多民族的现代国家,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经过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近4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经济体系和日益强大的科学技术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时期,劳动生产率还不够高,人均收入只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仍需进行长期而艰苦的努力。与此同时,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矛盾明显增多。可以说,中国正处在建设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代社会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九大作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完整勾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一战略安排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30年分成“两个15年”,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很强激励性,必将鼓舞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如期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钱乘旦(作者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