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时间:2017年11月10日-14日。
调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电子问卷。
样本说明: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0239份。其中,男性占53.5%,女性占46.5%;中共党员占34.8%,共青团员占32.2%,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9.9%,群众占23.1%;从受访公众工作单位的类别上看,机关单位占10.6%,事业单位占28.9%,国企/央企占24.0%,民企/外企占21.1%,两新组织占3.3%,高校/科研机构占4.0%,其他类别单位占8.1%。
重要发现:
·公众期待物质充裕的生活。超过半数受访者表示对“收入”“一直很在乎”(54.9%),“富裕殷实”也被超过三分之一受访者(34.1%)选择用来描述心中的美好生活。
·公众期待更好的外部生活环境。超过五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更良好的公共秩序”(44.1%)、“在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41.8%)和“和有礼貌、有教养的人打交道”(40.3%)三个选项更符合对美好生活的描述,也有过半的受访者表示对“邻居的素质”(53.7%)“一直很在乎”。
·公众期待拥有更好的自己。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认为“身心健康”(44.2%)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期待“做自己想做的事”(39.4%),期待拥有“智慧、勇气和美德”(37.1%)、“浪漫温馨的感情”(35.2%)以及“成功的事业”(34.4%)。
·公众期待能够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期待能为社会奉献自身力量。调查显示,36.5%的受访者希望自己“有能力帮助他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现在比过去更在乎”“成就感”(32.8%)。
·公众认为在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发展水平与治理水平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表现明显,而公共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是公众认为不充分发展的领域。
·对于更好地提升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公众的期待呈现出平均化、多样化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社会矛盾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一些产品甚至出现大量过剩。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不符合实际。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逻辑前提。
公众心中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公众认为当前哪些领域发展不平衡,哪些领域发展不充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公众更期待哪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更好提升?围绕这些问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展开了本次调查。
一、公众期待更充裕的生活,更好的外部环境以及更好的自己
马克思的学说是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针对资本主义令人处于“非人”“异化”的存在状态,马克思把自己学说的价值理想定位为人类解放,而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在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人类作为物质世界链条上的特定环节,物质世界是人类存在的前提,物质条件也是人类生活的必要条件,而“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按照自己“内在固有的尺度”以及“人”的“需要”进行生产,把发展自己的理想变成实现自身发展的现实,这个过程也是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多层次的。
1.公众期待生活充裕
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温饱问题是我国民众的主要问题,吃饱穿暖是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人们期待更充裕的物质生活。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产品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追求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
本次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表示对“收入”“一直很在乎”(54.9%),同时,人们并不满足于居者有其屋,而是追求更高品质的居住条件,43.0%的受访者认为美好生活应该有“宽敞舒适的住房”。“富裕殷实”也被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34.1%)选择用来描述美好生活。十九大报告肯定了人对物质的需要以及这种需要的基础价值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充沛的物质条件之外,公众还渴望工作之余享受一份悠闲。36.8%的受访者认为美好的生活应该有“闲暇的时光”。超八成受访者表示对“假期”( 85.5%)非常在乎,其中,34.4%的受访者“现在比过去更在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度假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本次调查中,36.3%的受访者选择用“到世界各地游玩的机会”来描述美好生活。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第22届全体大会的贺词中指出,旅游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中国已是推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力量。调查发现,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36.3%的受访者想要“到世界各地游玩的机会”。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实现国内旅游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中国大陆出境游人数2005-2015年增长312.9%,境外消费总额排名世界第一。其中,2016年以度假休闲为动机的游客比例已超过七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休闲旅游中,家庭旅游占比达60%,休闲度假已成为国民出游的主要动机,以亲子游、爸妈游为代表的家庭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主力。这与本次调查中,更多受访者(47.3%)认为“幸福的家庭”是对美好生活的描述相符。家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有学者甚至将中国文化称为“家本位”,来对比西方社会“个人本位”文化与伦理构成。直到今天,家庭幸福在人们生活中依旧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此外,公众期待的富裕生活还体现在对奢侈品的态度上。本次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对“名牌、奢侈品”“现在比过去更在乎”(32.4%)。近年来,当奢侈品在欧洲、日本等市场上遭遇大滑坡之际,中国却逆风而上。据《麦肯锡2017中国奢侈品报告》,2016年有760万户中国家庭购买了奢侈品,其中,中国家庭年均奢侈品消费额高达7.1万元人民币,是法国或意大利家庭的两倍。总体来看,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全球市场。
2.公众期待更好的外部生活环境
“我”是个别与普遍的统一,“我”既是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我自己,也是作为人类一份子而存在的“大我”,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涵。良好的社会、生态、人际环境是“我”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本次调查显示,超过五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更良好的公共秩序”(44.1%)“在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41.8%)“和有礼貌、有教养的人打交道”(40.3%)符合美好生活的描述,过半受访者(53.7%)表示对“邻居的素质”也“一直很在乎”。
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大国,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速度、规模的追求以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近年来,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日益得到关注,北方冬季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引得众多网友吐槽,被贯之以名目众多的“蓝”形容难得的蓝天,表明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此次调查显示,43.8%的受访者选择用“优美又干净的生态环境”描述美好的生活,同时,近九成受访者对于空气污染指数(89.4%)非常在乎,其中,过半受访者表示对空气污染指数一直很在乎(55.9%),超三成受访者表示现在比过去更在乎(33.5%)。
3.公众期待拥有更好的自己
美好的生活包含公众对自己更好的期待。在问及“如果用一些词汇来描述您心目中的美好生活,以下哪些选项是您更想要的”,超过四成的受访者选择“身心健康”(44.2%),超过三分之一受访者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39.4%)以及拥有“智慧、勇气和美德”(37.1%)、“浪漫温馨的感情”(35.2%)以及成功的事业(34.4%),这表明公众对自我身体、感情、发展方面有更多的期待。
公众还期待自己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以及能为社会奉献。调查中,36.5%的受访者期待“有能力帮助他人”。超过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现在比过去更在乎”“成就感”(32.8%)。
我们将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生活充裕”“外部环境”“更好的自己”三个维度进行了归类,每一个维度选中记1分,未选中记0分,对三个维度进行平均分处理,分值越高代表向往度越高。分析结果显示,公众对“外部环境”的向往度最高(0.42),次之为“充裕的生活”(0.39),最后为“更好的自己”(0.38)。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类,个体的道德水准与文明素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以说,社会的美好程度取决于社会中的人的美好程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公众对社会(外部环境)的向往与期待高于对自我的(更好的自己)要求与期待。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本次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人们更多期待“人人享有”,但对于“人人尽责”方面的认知与自觉程度还相对较低。
十九大报告提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本次调查显示,人们对“安全”“确保粮食安全”等安全感方面的要素很在乎且很期待,对“成就感”“公平”“收入”等获得感方面也非常期待,同时也在乎“幸福的家庭”“闲暇的时光”等能增强幸福感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