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站在人类发展命运的立场上作出的战略判断和总体部署,体现了炽热的民生情怀。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展现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近日,人民论坛编辑部采访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专家精彩观点系列摘录如下。
全国政协副主任委员叶小文:绿色,既是发展途径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途径的深刻变革。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拓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和文化发展空间,寻求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出现的“美丽中国”无疑是最能激起全社会的共鸣、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说到底,这也是老百姓对美丽“中国梦”的共同追求。“中国梦”看似很宏大,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每天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过得既幸福又健康,这就是百姓心中的“梦”。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范明志: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最真实的人民性。他指出,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来看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民的事业,从而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俞可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在“十三五”时期,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生态治理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性,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与否,而且关系到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责编/孙垚 谷漩(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