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对于强化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国应当不断提高公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巩固国家认同的基础;不断增强公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归属,激发国家认同的动力;不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提高国家认同的程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 国家认同 现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拥有深厚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强化公民国家认同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全球化浪潮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我国应当持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强化公民国家认同的现实需要
特定传统风俗有利于认同伦理的强化。国家认同本身具有极其深厚的伦理意蕴,也即公民应当认同所属国家。这一方面是现代道德伦理所要求的,另一方面也是传统风俗所决定的。近年来,随着我国以立法形式将部分传统节日固定下来,一些传统风俗也通过更多渠道在民众中传播开来,这就要求民众不仅要了解这些节日、风俗,更要逐步认同并践行,这对于公民国家认同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传统象征符号有利于认同来源的充实。国旗、国徽等象征符号中蕴含着整个民族的兴衰记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龙”作为最为熟悉的象征符号,自古便具有广泛的群众认同基础,时至今日,更是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此外,还有汉字、瓷器、长城等,这些象征符号是国家与民族的代表,对于现代公民国家认同的生成有很大助益。传统的象征符号在岁月的长河中,不仅仅积淀下国家的记忆,同时也积淀下民众对于国家的浓厚情感。可以说,传统的象征符号是公民国家认同的重要来源。
民族文化心理有利于认同基础的巩固。民族文化心理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沉寂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传承至今,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譬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礼义廉耻”等,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具有广泛的认同基础。最终,这些心理将成为我国公民的国家共同意识,为国家认同意识的提升构筑坚实的心理基石。
公民国家认同遭遇现代文化困境
文化边界的模糊导致公民国家认同感被削弱。在当前文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难以维持自身的独立性,文化转型势必将趋向多元化。在与裹挟而入的外国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国家文化边界已呈现出模糊的趋势,身处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公民将同时认同多种文化。基于客观视角来看,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短期内,这种文化交融的影响并不会过快凸显出来,然而长此以往,其造成的消极影响必将使得本国文化认同趋于迷茫,继而极易削弱国家认同。
文化身份的多元导致公民国家认同趋于淡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口流动加剧,使得国家固有的民族结构呈现动态趋势,导致公民身份趋于多元化。同时,这也间接导致了公民文化身份的多元化,继而造成文化认同式微。作为国家认同的重要支撑,文化认同一旦弱化,势必改变国家认同这一原本固定的认同归宿,从而淡化公民国家认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路径选择
学校教育中应当注重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一是针对传统文化尚未建立概念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校方应当合理规划应试内容与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比例;借助新媒体手段传授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定期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归属。二是针对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定了解的高校学生,校方应当为其设计更为系统的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和完善的了解。同时,高校也可以广泛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例如,古典音乐、古诗词等,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其人文素养。
家庭教育中应当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首先,家长应当转变自身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家庭教育的意义。其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各家庭应尽量将教育内容进行细化。例如,通过教授传统礼节,培养孩子知礼守节。最后,家长应当在传统文化的教授中做到言传身教,将教育渗透到一言一行之中。
主流媒体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舆论导向。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舆论宣传,针对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法案进行解读,使民众能够及时知晓国家文化发展导向,从而为传统文化价值的弘扬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例如,鼓励电视媒体开办如《成语英雄》《群英会》等类似的传统文化节目,引导各地方政府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积极参与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归属,激发国家认同的动力。我国公民对于中华民族的记忆一般来自于典籍、神话、风俗以及古迹等,这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激发公民的情感归属、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首先,我国应当加强对文化典籍、历史遗迹的保护,鼓励民众将流落民间的珍贵文物上交给文化部门,从而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范围。其次,借助新媒体、网络等手段,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受众,调动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兴趣。例如,近来《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在网络的大热,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民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提升了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好感。而且,采用艺术手段、通过艺术加工,将民众喜闻乐见的元素融入其中,能够使得历史事件或人物更加具有感染力,更能够加深民众的历史记忆,从而有效增强民众的情感归属。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提高国家认同的程度。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有其重要的价值,但随着新生事物和多元文化的出现,传统文化的国家认同程度或多或少存在降低趋势。因此,只有进行创新,与现代文化进行更好地融合,使其具有时代性,才能提高国家认同程度。第一,创新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加强民众认知。例如,可以围绕传统节日举办类型各异的活动,也可以利用古代神话故事、名著中的经典人物等开发周边产品,比如电影、玩偶等。第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利用好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介进行广泛传播,使民众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第三,改良传统价值观,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传统价值观中提炼精华、摒弃糟粕,凝聚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进行宣传,使民众在践行中内化于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公民国家认同的提升,同样也不可缺少文化的深度浸润。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失为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绝好路径。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学生处)
【参考文献】
①杜兰晓:《当代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探析——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
②晏青:《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生存:知识转换、国家认同与政治合法性》,《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责编/肖晗题 刘芋艺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