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创新社会扶贫模式,全面提升减贫能力

株洲市社会扶贫最大程度发动全社会力量,破解了“部分发动易、全面发动难,一时发动易、长期发动难”的难题,为我们带来了几点启示:

第一,扶贫工作中,政府应做什么。针对扶贫工作,政府主要起兜底作用,社会是活跃资源的作用。首先,市场形成后,政府应建立普遍服务体系,这样才能保障老百姓从中有获得感。其次,引导职业融合。农民应发展为职业农民,职业化农民直接入职公司企业,实现双方共赢效益。再次,扶贫方式可持续,应维护公正公平。总之,在扶贫工作中,政府必须明确区分市场和社会的界限,提供的普遍服务要具体到扶贫的三个面上:企业的产业融合式扶贫层面、信息普遍服务层面、人的普遍服务层面。株洲市通过厘清政府与社会关系,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攻坚之路。

第二,“三元”互动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三元”为土地流转、人口教育、产业构建。土地流转要从荒山、宅基地、承包地流转入手;人才教育要通过在城市建设“教育培训”基地,提升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技能水平;产业构建则依托 “转移就业”基地,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增收。株洲市通过建立培训园、创业园、安居园,逐步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并一定能达到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三,拉长加粗产业链,产业融合式扶贫。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我国多年的扶贫经验充分证明,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株洲市根据不同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利用企业与农村的相互支撑与互补作用,通过职业化农民的渠道,拉长加粗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融合扶贫。

第四,减贫致富的立足点在于培育社会能力。社会能力建设表现在五个方面:产业结构经营能力、利益结构经营能力、区域结构竞争能力、人力结构竞争能力、政策结构竞争能力。株洲市扶贫工作以前瞻性的发展目光,结合地方特点,以长期发展为宗旨,调整发展结构,推动彻底告别贫困状态,取得了显著成效。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扶贫   能力   模式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