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用心用情才能找到扶贫好办法

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株洲市的炎陵、茶陵两个贫困县要申请摘帽验收,剩余12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3万贫困人口脱贫,责任重大,使命神圣,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现在时间将近,脱贫攻坚工作到底开展得怎么样,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能不能完成这项底线性任务,是我最惦记的事情。为此,趁着周末休息,我未打招呼、不要陪同,直奔一线、直奔现场,深入茶陵、炎陵两个重点贫困县进行暗访调研,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的开展情况。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思考,启发很多,感触颇深。

贫困户脱没脱贫,必须让贫困户说了算

我首先暗访的地点是茶陵县。茶陵县贫困人口占到了全市贫困人口的41.88%,贫困村的数量占到了全市的40.96%,是我市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在车上铺开地图,我随机确定了几个乡镇,开始了一天的暗访调研。

第一站,我选择了茶陵县东部地区紧邻江西省的秩堂镇。来到东首村,我走进贫困户刘元连家。刘元连68岁,家有5口人,丈夫已去世,本人身体不好,女儿、女婿在外务工,是2016年脱贫户。我仔细翻看了扶贫帮扶手册,看到收入栏里一笔笔收入记录,就与刘元连算起了去年她家的收入账。刘元连在村里务工,最多的一个月有1400元,最少的一个月有700元。满脸笑容地告诉我:“这是在村罗汉果合作社的务工收入,每年可做四个多月,加上罗汉果合作社去年1200元的分红,我一个老太婆一年不出门就能赚六七千元。另外,女儿、女婿今年外出务工,预计每年也可收入两万多元。”我问她觉得家里脱贫了吗?老人家哈哈大笑:“脱了,脱了!不过还没致富。”看着她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也是暖洋洋的。村民们介绍,在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种植了罗汉果,贫困户入股,实现持续受益。在村民的欢笑声中,我不禁思考,贫困户脱没脱贫,必须让贫困户自己说了算,而不是干部“说了算”。

产业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措施

走进茶陵县火田镇,听镇政府的干部讲,有一家叫林丰的农业公司在产业帮扶贫困户方面做得比较好。我听后很感兴趣,就让镇政府干部带着我去现场看看。到了林丰公司以后,发现公司的黄牛养殖初具规模。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已养殖了1700多头黄牛,种植了3000多亩草场,采取“贫困户+合作社”的帮扶模式,带动400多户贫困户增收。我看到有几个村民正在给牛喂草,就过去和村民聊起来,问他们一年在这里务工有多少收入。他们告诉我一个月工资1800元左右,一年下来有2万元的收入。公司负责人说有60多个附近的村民常年在这里务工,公司每年临时用工300余人,一年支付村民劳务工资近100万元。为此,我特别肯定了林丰公司在扶贫工作中作出的贡献,并鼓励他们,要抓住当前脱贫攻坚的机遇,用好用活政策,将公司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脱贫。我认为,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户可持续脱贫最根本的措施,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可以利用现有扶贫政策,做强企业、做大产业;二是可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脱贫;三是可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上服侍老人,下照顾小孩,享受家庭幸福。

分类救治,精准解决“因病致贫”

在走访的15户贫困户中,其中有两户是因病致贫的。一户是茶陵县秩堂镇东首村的刘园生,全身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便。一户是茶陵县高陇镇的肖国定,患有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看到这些患病的群众,让我想起去年底在炎陵县鹿原镇走访的一户村民。女主人意外骨折,不能劳动,当时没钱治疗,整个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这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我当时就想,像这种可治愈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愈,就会让疾病拖延变成终身残疾,就会让一个家庭失去主要劳动力。如果及时给予帮助治疗,政府就可以避免陷入对这种对象实施兜底保障的被动局面。因此,年初我们将全市的健康扶贫,重点定位于对患病的贫困户实行分类救治,重中之重是对可治愈疾病进行治疗。经过摸底,我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因病致贫的对象占到了25.89%,比例比较高。在这些患病的对象里面,其中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不可逆转的,如晚期癌症,占到12.24%;一类是需要长期救治管理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占到69.27%;还有一类是可以一次性治愈的,有3312人。实施分类救治,就是要对于不可逆转的,尽量减少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对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救治管理的,主要是搞好疗养;对于可一次性治愈的,想尽一切办法治愈好。治愈一人,就增加一个劳动力,就可解决一户贫困户脱贫。

要把危房改造作为告慰先烈工程来抓好

炎陵县是罗霄山片区县,是我市最偏远的县。暗访第二天一早,我赶赴与江西交界的炎陵县沔渡镇。进入沔渡镇以后,我发现有不少的危旧土坯房。看着眼前扫过的一栋栋危旧土坯房,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有关同志告诉我,炎陵县有危旧土坯房6000多户,已经改造了4000多户,现在还剩余2000户。听完介绍,我内心很着急。我在想,如果贫困户住房都得不到保障,谈何脱贫。炎陵县和茶陵县都属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革命年代,革命老区的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现在,如果还让他们的后代住在条件简陋的房子里面,还不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真是愧对革命先烈。回到市里后,我一定要召集相关部门专门调度全市危旧土坯房的改造工作,要求各县(市)一定要按照分类施策的办法,加快改造好剩余的万余栋危旧土坯房,要让老区人民享受党的好政策,告慰革命先烈。

把脱贫要求变成脱贫责任,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乡镇、村处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他们对扶贫政策掌握的怎么样,落实的力度怎么样,工作作风怎么样,直接决定了党中央的脱贫攻坚部署在“最后一公里”能否落实落地。带着这种关切,两天的暗访,我走访了两个县的7个乡镇11个贫困村,看进展、看问题、看台账。看到这些乡镇挂图作战,基础工作也做得比较扎实,我感到欣慰,但具体乡村干部对扶贫政策了解得怎么样,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挂图作战室,我看到对“七个一批”列出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但对“六大工程”却没有张贴出来。由此,我发现基层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存在重视“七个一批”,轻视“六大工程”的问题。“七个一批”是着眼于贫困户脱贫、点对点,着力解决贫困人口增收和保障的问题。“六大工程”是着眼于完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个面上的问题。两者必须平衡推进,不可偏颇。调研的过程中,有的干部向我反映,一边是我们的基层干部扎实开展帮扶,一边是少数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内生脱贫动力不足。还有的干部向我反映,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但有的相对困难的“临界户”有意见。我就告诉他们,一定要坚持党政主责和群众主体,既要发挥好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培育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

这次到基层以暗访的形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习近平同志讲过的一句话,就是“肩上有沉甸甸的担子,身后有群众眼巴巴的目光”。当前,实现炎陵县、茶陵县两个贫困县摘帽,全市实现率先整体脱贫,就是我们肩上最沉甸甸的担子,就是群众满怀期待的目光。当前,株洲市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慢不得、等不起,更加需要我们用心用情找到抓脱贫工作的好办法,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树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确保向党中央、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株洲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编/李一丹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