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共享经济不是“筐”,不能啥都往里装

相比于“购买产品、获取所有权、再消费产品”的传统消费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倾向于“租赁产品、获取使用权、再消费产品”的新型消费模式。正是人们消费行为的这种转变,造就了优步、爱彼迎、滴滴出行等共享产品的发展奇迹。《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到3.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分享经济融资规模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当前,市场上陆续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共享产品,这些产品良莠不齐,切实谋效率的会给社会带来便利;盲目追概念的则会给社会带来效率损失。

共享经济的发展盘活了社会闲置资源,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能,却也出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巨额资金和大量参与人员的支持下,共享经济迅速发展,初步呈现泛滥趋势。共享经济是指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分享、租赁、互换等形式进行的闲置资源使用权交易活动。共享单车等共享产品的闲置资源,是经营企业购买并主动闲置后推送入使用权交易市场的。然而,共享马扎等产品并不存在使用权交易,与其说共享马扎是推入市场的共享产品,不如说它是遗弃于路边的闲置物品,因此共享马扎类产品属于伪共享产品。共享产品泛滥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方面表现为“共享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共享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新奇的共享产品不断刷新人们对共享经济的认知,例如共享宠物寄养、共享导游、共享社区服务、共享马扎、共享KTV、共享空调等;另一方面,为了占据市场,共享产品经营企业竞相“砸钱”,向市场投放大量共享产品,如众多共享单车企业在一些城市投放了大量共享单车。

超过一定限度后,共享经济泛滥发展就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一是挤占公共资源,造成拥挤成本。最典型的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企业重投放轻管理,日常维护跟不上,导致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成为共享单车最主要的问题。由于投放数量过大,共享单车挤占了人行道、非机动车停车场、机动车停车场等公共资源。过量投放的共享单车挤占道路等公共资源后,增加了城市内部通勤成本,主要是拥挤成本。二是产生新的资源浪费。传统经济模式下,发生的是所有权交易活动,比如房产、车辆、家电等交易,交易结束后,这些产品即成为私有品,一般不能被其他人消费,由于消费者并不能全天候消费这些私有品,于是就产生了大量的闲置资源。共享经济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最大化地盘活这些社会闲置资源,不仅为经营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还有效地增加了社会经济流动性。而过度泛滥的共享产品,以及打着共享概念的伪共享产品,不仅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能力有限,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共享经济仍旧是市场交易活动,提供者仍旧追求利润最大化,使用者仍旧追求效用最大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巿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共享产品交易市场会逐步自动调节到均衡状态。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要充分相信市场的力量,进一步释放市场力量。

目前,共享经济的发展初步显现出泛滥趋势,对社会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主要是由于共享经济是新事物,投资者在学习,消费者在学习,经营企业也在学习。随着实践探索的积累,投资者、消费者、经营企业均会不断成熟,促使共享经济进入健康发展轨道。同时,作为新经济现象,共享经济的发展,检验着现有经济社会管理规则的适用性,有助于完善现有经济社会管理规则。比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就暴露出城市管理过程中缺乏对非机动车停车位的管理措施等问题,并促使城市管理者提出划定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等相关措施。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宾燕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国家信息中心网站,2017年3月2日。

②王玲英:《北上广深等地市民怎么看待共享单车?》,《解放日报》,2017年5月7日。

责编/潘丽莉  赵橙涔(见习)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宋睿宸]
标签: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