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共享经济如何走得更远

核心提示: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效益凸显。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外部监管规制和自身发展条件等方面。因此,需要管理者、产业协会等主体以创新、开放、包容的思维谋篇布局,创新管理体制,给予政策、资源和技术上的有效扶持,推进共享经济规范、高效、快速发展。

【摘要】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效益凸显。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外部监管规制和自身发展条件等方面。因此,需要管理者、产业协会等主体以创新、开放、包容的思维谋篇布局,创新管理体制,给予政策、资源和技术上的有效扶持,推进共享经济规范、高效、快速发展。

【关键词】分享经济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共享经济也可以称之为网络经济,其发展运营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因而也具备了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一些典型特征,如跨地域、跨行业等,且共享经济进一步将网络和实体经济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业态。共享经济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热点和趋势之一。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迅猛,效益凸显,但不可避免地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一些问题。

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外部监管规制亟待完善

既有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共享经济新业态。面对共享经济这样的新模式和新业态,现有法律法规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如,现有法律对共享经济网络平台、主体企业平台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地位界定不清,对平台的性质、行业归类、权属关系、劳资关系、税收征缴、管理权限等一系列问题也都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一现状导致大量的共享经济运营活动只能处于“灰色地带”。

管理者缺乏对共享经济的正确认知。以颇受社会和市场欢迎的网约车为例,在网约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各管理部门纷纷应经济和社会管理所需,出台网约车管理细则,但是这些规则条例,大多是对网约车的门槛进行限制,综观这些细则规定,普遍表现为过多强调监管和限制,而忽略了扶持和鼓励,甚至一些规定已然违背了共享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和生存需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不懂”共享经济,未能真正认识共享经济的内在运行规律和市场特征,因为“不懂”所以“不敢”,宁愿消极观望。

共享经济发展所需的信息数据获取困难。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内部产业业态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共享经济的“分享能力”不足,公共信息数据获取困难。当前共享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障碍就是无法高效获取到一些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公共数据信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模式下,公民的数据信息更多地集中在政府管理部门、金融等大型服务类国有企业和一些公共机构,这些数据基本上不会向社会开放,因而共享经济想要获取到行业相关数据信息以谋求更快发展,渠道就显得很单一,成本也会更高,也无法满足共享经济发展需求。

共享经济统计监测体系亟待建立。目前共享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建立还主要面对如下困难:一是缺乏与共享经济相适应的行业分类体系,共享经济的跨界、跨区域性使得其行业类型边界模糊、类别区域归属也不固定。行业分类体系是经济数据统计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相适应的行业分类体系,那么共享经济统计监测也必然无的放矢。二是缺乏与共享经济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同样是由于共享经济自身的复杂多元性,当前的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了实体产业和虚拟业态的多个领域,经营模式多变,统计口径多样,目前还无法形成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

以包容性监管和多元化协同理念构建共享经济新型监管模式

当前共享经济方面施行的一些政策规制仍然存在“监管多,扶持少;约束多,鼓励少”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部分管理者不能对共享经济做出科学的认识,甚至视之为“破坏产业平衡”的洪水猛兽。因而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各级部门应该对共享经济战略地位做深刻学习和认识。事实上,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已经有所行动,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明确提出“以共享经济、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智能制造经济为阶段性重点的新兴经济业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而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远见性认知持续不断的推广、落实下去。只有深刻把握住了共享经济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管理、规范、扶持、推进共享经济发展。

以包容性监管和多元化协同理念构建新型监管模式。目前,尽管国家层面的多项文件政策都明确提出要扶持、发展共享经济这一新兴经济业态,但是从具体的落实上看,一些部门和个别地方政府还并不能真正对共享经济做出正确的认知,也就无法做出有效的政策及决策跟进。而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和新兴商业模式,就需要相关管理者打破固有思维和行为定式,积极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的经济管理范式,完善适用于共享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网络时代是一个开放、包容和多元的时代,这同样要求政府管理经济也要具备开放、包容、多元协同的思维,不排斥新生事物,不惧怕新生业态,以专业性和责任心针对共享经济出现的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构建相应的监管规则,包括准入制度、交易规则、信用评价、安全保障、风险控制等,必要时可通过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听证会等方式获取产业信息,进而更科学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秩序,降低经济风险,同时也要激发社会经济活力,留足共享经济发展的空间,指明其发展的方向,确保法规制定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以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共享经济企业全球化、生态化布局

从本质上来看,共享经济属于一种信息驱动经济,其必然需要立足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数据信息处理工具以找准市场脉搏,不断优化更好的运营状态。如共享单车,就是由平台和受众之间产生关联、完成交易。这一过程中,需要收集、传递一些平台和用户各自的信息,如双方各自信用程度、平台实力规模、受众出行习惯等,这往往需要一些身份和信用认证,以及一些受众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统计性数据。因而掌握数据资源的部门、机构应该有条件地向一批共享经济龙头企业、社会效益较高的企业开放数据信息,给予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支持,打造一批产业先锋,进而推进共享经济走全球化、生态化之路。共享经济天生就具有国际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绿色生态特征,如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因而由政府机构、产业协会出面给予政策、信息、技术的有利支撑、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集团企业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是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环节。

立足共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构建统计监测体系。精准有效的经济数据统计监测可以为管理部门管理经济提供必要参考,以及为社会正确定位和评价经济形态做出科学依据。然而现有经济统计监测体系更多地立足传统经济模式,而对于共享经济相关数据的界定和衡量则显得力有不逮,针对共享经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效果等一系列经济数据的测量、统计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着眼于共享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加速融合,一方面利用共享经济对实体经济进行业态升级;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实体经济的统计监测模型对相应的共享经济进行统计监测。从长远的视角审视,共享经济同实体经济之间的深度融合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宽带中国”战略、“智能制造2025”,以及已经获得广泛共识的“互联网+”等,都势必会推进共享经济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未来几年,在产品、资本、知识、劳务、空间等多个领域都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共享经济平台企业,进而同实体经济在技术、数据、渠道等方面实现全面深度融合。而针对共享经济的统计监测体系也可以抓住契机、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借此得以建立健全起来。

(作者为兰州财经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①胡凌:《“分享经济”的法律规制》,《文化纵横》,2015年第4期。

责编/孙娜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宋睿宸]
标签: 济如   何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