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金融支持,是目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当务之急。我国应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关键词】“一带一路” 金融支持 融资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3/837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一带一路”建设。譬如,习总书记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路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此外,在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也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无论是十九大报告对“一带一路”的表述,还是加入“一带一路”内容的新党章,都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由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以道路、通信、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普遍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金融支持,是目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我国应以十九大为新起点,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做好相关制度设计。而其中,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是缓解目前“一带一路”项目融资难,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两大融资挑战
资金支持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条件。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项目各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从融资角度来看,仍存在明显短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项目融资缺口巨大。目前,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是提供项目融资的重要金融机构。2014年至2016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放贷款超过1600亿美元。同期,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贷款540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国际多边开发银行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提供了一定的金融支持。截至2017年上半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参与并投资多个沿线国家基建项目,贷款余额约17亿美元。此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均有参与沿线项目融资,但与国内金融机构相比,规模少、力度小。
但是,即使统筹考虑国际、国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缺口仍非常巨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未来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3万亿美元。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于2017年8月14日在首届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国家的基建投资缺口每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
第二,项目融资以间接、国内融资为主。目前,以银行信贷和授信等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是“一带一路”项目的主要金融支持方式。除了以上提到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力度也非常大。截至2016年底,“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对“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累计授信超过2000亿美元。这些资金为项目前期的顺利启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并向纵深发展,相应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并愈发突出,即融资方式过于单一,结构不合理,长期不可持续。
此外,目前沿线项目资金提供方以国内金融机构为主,导致“资产在境外、负债在境内”。如果境外项目发生投资及其他风险,必将传递到国内,进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冲击。另外,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资金、外汇流出压力较大,亟需加强反向思维方式,提升“当地项目、当地融资”意识,切实探索本地化投融资方式。如何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降低并化解我国对外投资风险,真正实现“一带一路”建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重大挑战。
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破除“一带一路”融资瓶颈
“一带一路”项目融资需求及缺口均巨大,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是今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选择与“助推器”。此外,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价值发现等功能也都将会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首先,积极推进直接融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是加大股权融资。2016年以来,中国中车和中国铁建已累计在海外募集11亿美元资金。但是,总体来看,股权融资规模、力度等均远小于银行信贷。鉴于此,国内企业应更多利用境内外股票市场筹集资金,以完成境外项目融资需求。譬如,可积极发挥2015年在法兰克福成立的中欧国际交易所的国际平台优势,尝试发行包括D股在内的金融产品。此外,随着我国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经验的日益丰富,相关企业也可应尝试在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资本市场进行项目融资。
二是鼓励债券融资。国内一些金融机构已尝试发行了“一带一路”债券,但规模偏小。例如,建行2015年在吉隆坡交易所发行期限2年,规模10亿人民币的“海上丝绸之路”人民币债券。因此,我国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交易场所应加大对“一带一路”项目扶持力度,如在审批程序上提供绿色通道便利等。同时,项目方可考虑并利用成熟国际市场与国际产品(如Sukuk债券),通过发挥我国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沿线国家当地资金,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在定价服务和风险管理领域的优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橡胶等。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势必带动相关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因此,我国应积极扩展、开发、参与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性较高的品种。此外,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局不稳定,金融市场落后,进而导致汇率波动大。因此,我国可探索发行人民币期货等外汇衍生品以及建设相关交易场所,以降低汇率风险。
其次,加快双向资本市场开放。一是“引进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鉴于此,应继续深化全方位开放,欢迎沿线国家、机构、企业等参与我国资本市场,并分享我国经济的发展红利。2017年3月17日,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在上交所完成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金额100亿(首期10亿),这也是首单“一带一路”熊猫公司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深入,我国应考虑并鼓励更多的沿线国家企业来我国境内IPO上市及发债。一方面拓宽沿线项目的融资渠道与手段,另一方面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方式,进而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走出去”。我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具备走出去的实力与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经验对于“一带一路”中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匹配度更高,更具有借鉴意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国内机构(如投资银行、律师/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应主动“陪伴客户”,加快国际布局,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此外,我国交易所也应加快走出去步伐。鉴于沿线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发展程度不一,对外合作模式应有差异性。针对于金融市场发展较为发达的沿线国家,如新加坡等,可考虑国际通行的合作模式,如产品互挂、清算链接等。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金融市场,如泰国、部分中东欧国家等,可在交易、清算、交割等方面加强合作。对于金融市场欠发达、甚至没有金融市场的国家,如缅甸、多数中亚国家,我国可及早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作者为中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蒋志刚:《“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主导作用》,《国际经济合作》, 2014年第9期。
责编/高骊 谷漩(见习)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