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仁”的思想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思想支撑;“道法自然”思想为教师和学生抚平焦虑的情绪;“心学”中蕴含的优秀思想精髓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深厚道德思想和哲学意蕴,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给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价值,使之与高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在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立德树人教育成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仁”的思想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思想支撑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这之中,孔子无疑是一位公认的思想“巨人”。他站在哲学的高度,对人的心性特征和国家的礼仪宗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创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构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伦理关系,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仁爱之魂。在孔子的道德思考和道德主张中,“仁”是他的理论精髓,所以后世也称孔子的道德理论体系为“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道德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仁”的思想核心是“爱人”。弟子樊迟曾向孔子请教何为“仁”,孔子给予简洁地回答说是“爱人”。孔子认为“仁”是道德的理想境界,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第二,“仁”的思想所包涵的两个方面分别是“忠”和“恕”。孔子提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即“所欲,与之聚之”,恕即“所恶,勿施尔等”。忠恕之道相辅相成,能够做到推己及人,这样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爱”道德境界。第三,能否实现“仁爱”取决于自身境界。孔子认为道德并不是外界强加给个体的,而是应该由个体内心自觉生成,经由内心的力量推动而出,即“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仁学”道德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从德育理念到教育方法,从师者施教到学生受教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第一,高校德育工作应重视道德规范在学生内心的印刻。孔子“仁学”思想强调由性及品,求诸己,重视道德修养的内心价值,即道德心理的培养。孔子对“仁”的很多理解是从心理角度出发的,使得道德教育充满了感召力。孔子认为所有道德理想的实现无不求诸于人的内心,只有将道德规范镌刻在人的内心深处,个体的道德行为才不是短暂和被动的,才能真正提高道德修养水平。第二,高校德育工作应依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培育方法。孔子认为“有教无类”,但是也要“因材施教”,每个大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受到其自身成长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与众不同,应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培养和塑造。第三,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教师作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引导者,必须“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另不从”。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以正确的行为引导学生,以充盈的道德情感感染学生,以自觉的道德意志鼓舞学生,以完善的道德人格陶冶学生。
“道法自然”思想为教师和学生抚平焦虑的情绪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教育影响最深、最久远的两个理论学派。其中,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人生智慧至今仍闪耀着璀璨的哲理光辉,为我们后世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道”是道家学派最核心的思想精髓,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间万物发端、生长的规律,是天地、宇宙的运行法则。这个“道”非人为所能干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自然而然遵循着宇宙本身的原则而行,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道德思想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是一种不加人为的本然境界,就像刚出生的婴孩一样没有任何世俗羁绊。二是知和常,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道德顺着人的本性,让人的善念自然而然地生发。三是行不言而教,老子认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达到道德境界的方法。这种方法和道家的“道法自然”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即不通过语言进行说教,因为道德是“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道家“道法自然”的道德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启发作用。“道法自然”的人生智慧可以消除大学生的焦虑感和失衡感。现代社会压力巨大,一些大学生在面临选择时,往往由于内心纠结而感到焦虑,道家“无为”“不争”的思想可以为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提供一剂智慧良药,启发大学生不受外物影响,顺应内心选择。道家提倡的“无待”是一种不假于外物的道德修养方式,德育工作应该重视大学生自我调适的状态,要引导大学生做到道德自律和自励相结合。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时应行“不言之教”,“言”是工具,“意”才是目的,多样的媒介渠道、良好的道德培育环境、教师的榜样模范作用都是“不言之教”,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心学”中蕴含的优秀思想精髓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心学”虽然是儒学的一个分支流派,但在传统道德思想之中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心学”主要包涵以下几个观点,一是“心即理”,王阳明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之前的儒学家更倾向于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探讨道德问题,而“心学”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心学”开始探讨道德的本源和归宿,开始从哲学的方法论角度研究道德问题。“心学”将道德的本源归于“心”,所有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都是从心中生发而出。二是“致良知”是“心学”道德体系的核心。“心学”认为良知人人都有,但是需要拨开心中迷雾,才能达到知善弃恶的状态。三是知行合一,“心学”道德思想认为,“知”“行”互相包含、互相印证,不可分割、合而为一。“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心学”虽然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但是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精髓可以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可以让其自发产生道德行为。“心学”认为心可以统摄一切,虽然这个观点过分夸大了心理的调适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心理会对行为产生巨大影响。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变成一种束缚人的力量,一种限制人行为的规范,那么道德永远不能真正生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一个人的行为只有是自觉自愿、自然而然的,才能实现真正的自律。
“心学”强调个体主动性对道德的影响,认为道德要从个体出发进行培养,即“内省不疚”。只有通过道德自育,不断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道德培育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道德自我是个体对于自身道德的觉知和评价结果,一个人一旦建立起了道德自我,就建立起了“良知”,在遇到道德困境时,能够审视自己的“良知”进行道德判断。“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高校德育工作要培育浇灌大学生的“灵根”。“心学”提倡“知行合一”,行为和道德认知是不可分割的,“知”可以促进“行”,“行”也可以促进“知”。在生活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让道德教育回归于生活,回归于日常的道德实践,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对话: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研究”(项目编号:JG16DB1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②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责编/陈楠 赵橙涔(见习)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