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更加主动担当生态文明建设重任

作者:孙绍骋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国土资源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过程,努力开创生态国土建设新境界——

国土资源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土规划对国土空间布局、结构、功能发挥着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须规划先行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立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0亿亩,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9740万亩,同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一起构成城市建设生态屏障

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要求,完善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制度,坚持生态红线以内自然生态空间严禁占用、生态红线以外自然生态空间限定使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成美丽中国的政治考量、战略抉择和坚定决心。国土资源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合理利用和综合整治,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源头、过程、后果”各环节,调查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准的资源要素“家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有效保护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国土规划对国土空间布局、结构、功能发挥着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须规划先行;国土综合整治是培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和改进资源调查、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全链条、全过程管理,推动资源管理、空间管制、生态管护融合发展,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又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力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定位,大力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实践经验。

谋篇布局,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全面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启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与评价,主动避让自然保护区。2017年初,《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正式发布,随后省级国土规划编制与实施全面提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健全。完成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首次获取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国土空间开发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管护、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等领域得到应用。

持续转型,构筑国土资源“三位一体”管护体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立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0亿亩,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9740万亩,同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一起构成城市建设生态屏障。积极发展绿色矿业,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661个,形成一批矿产资源绿色开采新模式。地质找矿全面推行绿色勘查,整装勘查区全面避让自然保护区。加大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利用力度,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页岩气勘查开发实现重大突破。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对围填海面积实行约束性指标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十二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24.2%。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发布石油等33个重要矿种“三率”指标,黑色金属矿产回采率提高5.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普遍提高1个至2个百分点。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80多万公顷,解决一大批矿山历史遗留的地质环境问题。

立柱架梁,夯实生态国土建设制度基础。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扩大国有土地使用范围的意见》《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等一批顶层设计和政策文件出台,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推动绿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立足新时代担当生态文明建设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国土资源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过程,努力开创生态国土建设新境界。

全面落实和完善用途管制制度,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按照党的十九大“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要求,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及时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组织实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全面编制省级国土规划,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推动形成集疏适度、优势互补、集约高效、陆海统筹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强化国土资源源头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绿水青山。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要求,完善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制度,坚持生态红线以内自然生态空间严禁占用、生态红线以外自然生态空间限定使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调整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控制对未利用地的开垦。坚决退出自然保护区内破坏生态环境的勘查开发项目,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强化海洋生态空间保护,健全完善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

贯彻节约优先方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按照党的十九大“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的要求,坚持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资源利用全过程管理。落实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继续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实现“十三五”期间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20%的目标。严格执行重要矿种“三率”指标,牢牢守住影响全局的能源、大宗矿产和战略新兴产业矿产资源供给底线。制定实施涉海产业用海面积控制标准,实行集中适度规模开发。

实施国土综合整治,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国土综合整治“1+N”效益,建立以主要城市化地区、农村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及海岸带为重点的“四区一带”综合整治格局,有针对性地采取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农村土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海岸带治理等措施,积极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加强绿色矿山建设,联动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分区域实施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因地制宜恢复国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生态国土建设注入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工程科技“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为牵引,加快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国土空间监测技术体系,推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着力研发耕地质量提升、荒废土地利用等工程化、生态化技术,推广应用对生态环境无扰动、易恢复的勘查开发技术。加快地质找矿理论、技术和管理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矿产勘查取得更大突破。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提升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质量和水平。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认真清理国土资源领域与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三个统一”的要求,以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资源产权、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为重点,持续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支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体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责任编辑:银冰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