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面貌全面改观,为人们带来工作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的失落、历史遗迹的消失、千城一面等诸多城市的结构性等问题。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革命历史资源 城市 文化建设 价值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持文化自信,不仅要学习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要自觉地将这些文化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之中。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所孕育出的革命文化是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珍贵资源。充分认识革命历史资源的现代价值,有意识地将它们用于城市文化建设,对于坚持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技术等要素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从而加快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城市面貌全面改观,为人们带来工作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的失落、历史遗迹的消失、千城一面等诸多城市的结构性等问题。因此,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希望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城市是文化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西方思想文化输入的主渠道、渗透的主目标。因此,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改善人民生活。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力和根本目的就在于城市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城市不仅能够通过人口、资源、技术的聚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能够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育、休闲、娱乐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而这必须通过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才能解决。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培育城市特色。特色是城市内在的、恒久的生命力。“千城一面”的根本问题在于城市缺乏特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的源泉,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城市特色,城市特色蕴涵在城市文化中。因此,要努力培育植根于城市历史、体现于城市现实、昭示着城市未来精神风貌的城市精神,用城市精神统领城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从而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城市风格。
革命历史资源地位崇高、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革命历史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革命历史资源主要指革命历史时期形成的遗址、遗物、纪念物等物质文化资源和这一历史过程中孕育出来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迹等非物质文化资源。
革命历史资源地位崇高。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取得革命的成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因此,利用革命历史资源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有效地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革命历史资源内涵丰富。城市文化建设应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的结合,而革命历史资源孕育的革命文化恰好符合这一要求。一方面,革命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另一方面,革命文化还孕育发展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由于革命文化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具备当代先进文化的内核,其所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更易于被市民所接受,更有利于达到塑造城市精神的效果。
革命历史资源形式多样。具有丰富内涵且形式多样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可以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发挥重要的作用。革命历史物质文化资源涵盖了革命时期重大事件的遗址、遗迹、纪念物等形式,这些资源相对保存较好,可以真实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这些资源可以用于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事业,也可以作为文化企业开发的产品。
利用革命历史资源培育城市精神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物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物质,它本身不是物质,只能通过物质载体表现出来。城市文化的载体分为三类:一是城市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是城市的建筑物及文化景观;三是城市的管理、秩序和制度等。这三类载体所展现出什么样的城市文化,根本在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形成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城市居民思想观念的总和就是城市精神。结合城市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特点凝炼城市精神并使其植根于城市居民心中是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利用革命历史资源培育“先进”、“平和”、“开放”等城市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上海是一座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老城,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商业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拥有很多革命遗址和得天独厚的革命历史资源。“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阶级率先支持爱国学生运动,引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国家政治舞台。“先进”与“创新”的城市文化底色最终凝练成“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培育“先进”的城市精神,要树立先进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高站位、高标准规划设计城市未来发展;要积极发展以先进技术为内核的产业,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平和。平和是一种心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石家庄西柏坡精神的核心。要做到“两个务必”,关键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平和更是一种智慧。2008年以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面对“三鹿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能够审时度势,主动应对,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创造“石家庄速度”,通过努力,重新树立了石家庄的形象,促进了石家庄的发展。因此,培育“平和”的城市精神,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普通市民都能正确地面对有利和不利两种局面,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促进城市快速、平稳、可持续发展。
开放。南昌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地。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大气、开放、诚信、图强”的南昌城市精神既凸显南昌襟江带湖,四通八达的人文历史环境,又展示南昌“大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的精神风貌,成为南昌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成为南昌发展的助推器。培育“开放”的城市精神,要克服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城市发展的活力;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尊重不同层次城市居民认知和价值观的差异性。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①刘瑞杰:《论城市特色文化建设》,《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②赖宏、刘浩林:《论革命文化建设》,《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③张群喜:《开掘整合革命文化资源提升中国城市文化精神》,《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5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