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振兴国有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任务。要求我国在科技创新的能力及其产业化程度、实体经济产出与资源耗费的比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绿色发展程度、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加强建设,使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达到和超过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中国特色。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来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我们发现它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国民经济体系一样,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系统。因此,应当把它理解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它的生产关系层面,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源泉;人民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动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可靠保证

新中国近70年的经济建设经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即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符合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可靠保证。在经历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济中高速发展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就是对此的有力证明。因此,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应当毫不动摇地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们“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重要措施。而要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就必须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社会生产力层面的目标参照往往比较明确,例如加快构建高质量的实体经济供给体系,包括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绿色低碳新动能;建设现代服务业;推进水陆空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等等。此外,还需壮大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维护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现代化的措施,得到更好更快的落实。

有必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西方是有根本区别的。一方面,现代私人资本的剥削本性及其追求利润无限增长这种生产目的并未改变,即使产生了凯恩斯主义主张的宏观调控,也是以维护资本家阶级利益为前提的,这就不可能消除私人生产的自发性,从而使社会生产不可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分工比例关系的客观要求,也就势必导致各产业部门在自发的市场竞争中,盲目扩张市场供给。另一方面,社会收入分配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导致社会收入产生两极分化,这就势必使占人口大多数的雇佣劳动者收入相对缩小。而市场供给的盲目扩张和市场购买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必然使商品流通一般具有的危机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形成周期性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存在对抗性固有矛盾的必然表现。2008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的世界性金融、经济危机,也呼应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阐明的理论。

商品流通的性质是由社会占主体的资本性质决定的。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础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心,有条件利用现代信息和大数据技术,从大的方面弄清社会再生产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比例关系;同时,还可以及时利用市场供求关系反映出的社会分工比例关系变化的信息,克服主观性,从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着眼于“全国一盘棋”,对社会生产做出科学的调节,使商品流通服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在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实现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避免发生资本主义那样的经济危机,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科学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显然是现代的、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经济制度,它与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亟待振兴国有经济

从本世纪初以来,在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比重在不断地减少。与此相联系,反映收入差距的全国基尼系数已连续10多年超出国际安全警戒线的0.4,在0.47以上。同时,宏观经济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2012年党的十八大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重大结构性失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说明,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维护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避免产生颠覆性后果的必要条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振兴公有制经济,尤其是振兴国有经济。如果不能尽快纠正公有制经济占比被严重削弱的态势,国家就难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来能动地解决重大结构性失衡问题,就难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随着私有制经济成分超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允许的界限,它与生产社会化形成的矛盾,将逐步显示出来。这势必导致本该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市场机制,转向主要为私有制经济服务,从而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毫无疑问,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公有制经济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我们相信,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本文作者为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编:赵博艺 / 李 懿

责任编辑:张盈盈
标签: 国有经济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