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滕文生:人类文明发展需要不断交流、融合与超越
无论东方文明、西方文明还是世界其他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都不断表明,即使一种文明在世界文明的行列中一个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对其他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切不可使这种地位和贡献成为包袱,从此孤芳自赏、固步自封,以为不需要向别的文明学习借鉴了;更不能以为自己的文明是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从而轻视、鄙薄甚至排斥、打击别的文明,这种认识和做法是自取衰败之道。人类文明发展需要相互不断交流、融合与超越。——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卢德之《论共享文明》代序,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年12月)
77.陈先达:文化的吸取必须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底色
文明可以接受、移用。科技和科技产品,近代的铁路、电话以及一切西方发明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东西都可以进口,也可以借鉴、可以学习、可以仿造。文化则不同。文化不可能简单引入。文化可以交流,可以相互学习,但文化的吸取必须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底色,是吸收而不是被同化。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同化,表明这个民族之根已枯萎,它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新华日报》,2017年7月21日)
78.李德顺:文化上以人为本,当“于细微处见精神”
在文化上以人为本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更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总是可以并应该“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实际上,在每一种文化形式、每一个文化环节、每一项文化工作中,都有一个是否敢于和善于以人的生存发展尺度去衡量和选择的问题。只有做到尊重和理解人的权利与责任,充分信任并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固本强基,获得不尽的资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北京日报》,2017年12月4日)
79.韩少功:读经典不是复制知识
饱读诗书如果只是读成个书呆子,读成一部留声机,就不如不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知识都需要用实践来激活,来检验,来消化,来发展创新。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说:“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根据这种知行观,读书、上课、拿文凭充其量只是一种“半教育”,只有读懂了人生与社会这本“大书”,在生活中尝过酸甜苦辣,才有一个教育过程的相对完整,才能使知识进入我们的血肉,成为真正可靠、可用的滋养与财富。——中国著名作家(《文汇报》,2017年9月21日)
80.何毅亭:21世纪是中国话语复兴的世纪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也是中国话语复兴的世纪。我们之所以有这个信心和底气,是因为中国的成功实践已经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中国道路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中国发展的问题,而且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和办法;中国学术共同体已经形成了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集体自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成为了话语建设的着力点,不再唯西方马首是瞻,不再奉西方话语为圭臬;国际社会前所未有地期待来自中国的声音,愿意下功夫通过掌握中国概念来理解中国逻辑,不再简单地套用西方概念来比附。——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学习时报》,2017年5月29日)
81.张立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价值世界,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世界,它蕴含在世界各文明思想之中。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自古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引领着中华民族对价值理想世界(天下)的憧憬和永恒价值的追求。其表述的话语虽多样而异,但同归而一,形式分殊,其理不二。中国依据天时、地利、人和,化解全球形形色色的冲突和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最佳的天下应对之道,是人类新时代的新创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光明日报》,2017年11月6日)
82.叶小文:文化滋润精神,提升现代人对精神世界的关照
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对精神世界的关照却相对滞后,甚至出现了精神上的病态。中华文明积淀了厚重的人文理念,正所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并非要搬出祖先来说事,而是为了以古鉴今、积德厚德,提醒人们在繁忙浮躁的当下想想根、定定神、稳住脚步找到魂。——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人民网,2017年2月17日)
83.陈晓明:把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为中国文化的立身之本
文化工作者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把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为中国文化的立身之本,我们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就顺理成章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导(《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7日)
84.王岳川:用和谐文化减弱冲突文化的危害
中华文明继续保持可持续的影响力,已然关系到大国文化安全。中国需要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以避免文化冲突升级而导致文化战争,而且东方和谐和平文化精神可以遏制西方丛林法则的战争精神,用和谐文化减弱冲突文化的危害。新的世界格局应该尊重中国在亚洲具有的独特文化意义——东亚的现代性中价值观与信仰、社会机构与语言节日,都意在强调世界需要重视中国声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学习时报》,2017年8月4日)
85.郝立新:核心价值观念是当代中国的精神名片
世界发展新格局和中国地位的有力提升,需要我们展示大国姿态、大国风度、大国形象。中国价值观念是当代中国的精神名片。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有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明的精神元素;既传承了泱泱大国的包容风范,又秉持了谦谦君子的典雅风度;既坚持了勇于担当的正义之气,又坚守了关心人类的和平之道。——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光明日报》,2017年10月18日)
86.范玉刚:文化产业能够强化意识形态的时效性和影响的广延性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不仅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基础,而且还能够强化意识形态的时效性和影响的广延性。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强化了意识形态传播的隐蔽性。必须从根本上领会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化有效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当代文化生产、价值传播的一种主导方式。只有依托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才能实现核心价值观传播、消费和弘扬的有效性;也只有在实践中积极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才能切实保障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从根本上捍卫国家文化安全并维护文化发展秩序。——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2期)
87.魏鹏举:警惕文化创新中的泡沫
无论政府还是社会,无论精英还是草民,创新是当前各界疾呼的最强音,这几乎没有异议。在发展焦虑与功利浮躁的社会情绪中,战略上的文化创新在短期激发为实践上的创新泡沫,这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化的典型症候,也可视为创新转型期的必要成本。从文化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视野来检视,技术性文化创新泡沫、资本性文化创新泡沫和体制性文化创新泡沫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并合理处置。——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人民论坛》,2017年6月下)
88.胡钰:没有技术的文化是边缘的,没有文化的技术是乏味的
科技视角强调运用好新媒介、新技术手段进行文化创新创造。从印刷、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发展进程看,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引发更多文化创新创造。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综艺等成为流行的文化形式,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正在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引擎。实践表明,没有技术的文化是边缘的,没有文化的技术是乏味的。文化与科技结合,能够为文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7日)
89.向勇:审美是文化创意产业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产品的审美性、忽略了物品的艺术性,导致许多城市没有自身的特色。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打造文化城市、创意城市,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创意人士是否愿意在这里生活,从而形成创意集聚、创意氛围以及创意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审美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1月16日)
90.刘悦笛:“原创”既是自我“创新”,也是自我“创生”
国家大力倡导“创造性转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无论是针对本土传统还是外来资源,这种转化的关键词都是“创造”。有了创造,才有转化;转换成功,就是创造。只有创造了,才是自己的,才可以称之为“原创”。这里的“原创”,起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我“创新”,二是自我“创生”,前者说的是富有“创造力”的新构,后者是具有“持续力”的拓展,二者缺一不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1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