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反思

核心提示: 作家对传统的深刻反思,是促使中国文学不断发展的力量。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不但专注于对现实社会的解读,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时,也有着极为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不但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之载体,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忠实记录,处处展现出思想的光辉与力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方式。自儒家文化诞生之日起,中国文学就与其建立了密切联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对中国知识分子乃至对国民意识的影响在一项重要的文学奖项中得到了体现——茅盾文学奖。这一奖项是依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而设立的,具有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其创作者往往乐于通过对儒家文化的诠释来实现对文学发展的引导,这也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们积极迎合文学主流的表现。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认同

茅盾文学奖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就题材而言,通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彰显文学价值、表达文化诉求、寻找文学代言,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有形式。从茅盾文学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来看,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是其重要基础,而这种高度的认同感正是来自于几千年历史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

就内容而言,文化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之分。物质文化的形式最为生动,但却是表层的文化;而与审美情趣、价值理念、精神信仰有关的文化,才是最深层次的文化,它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内化为民族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能够得到民众的高度认同。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上一向不遗余力。首先,很多获奖作品整体上侧重于对宏观民族历史的描述,如《白门柳》《白鹿原》等作品,展现出作者对历史这一文化载体的反思,文学中的“寻根”潮流,表现出作家们致力于对传统意识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次探求。

其次,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勾勒细节时,对民族风俗、地域文化、社会心理的描写尤为注重,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民间生存状态和民族性格的思索,无论是地方色彩、民族色彩还是民族传统,都在其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如果以美术家的眼光去欣赏古华的《芙蓉镇》,那无疑就是一幅浸染着春雨秋霜韵味的湘南农村风情画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则是一部古朴的西部农村民俗史。在传统文明被现代文明不断影响的大环境下,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展现出来的民族情调、散发出来的怀旧气息,是作家对传统文化认同和反思的结果。

最后,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表现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又一大特色。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有自由精神、人文精神、宗法伦理精神、仁爱精神、奋发精神等,这是中国文学深深植根的土壤。例如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和孙少安,就是年轻农民的代表,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生活重担,心中却充满永不认输的斗志,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的不是一个人、一代人,而是整个民族,因而颇具代表性。

对传统的深刻反思,是促使中国文学不断发展的力量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类型多样,有反思小说、革命题材小说、历史小说和改革小说,不论是对历史的寻根与追溯,还是对当下社会发展的思索,这些作品都表现出对历史的忠诚和敬畏。特别是在以现当代历史为题材的反思小说、改革小说、乡村小说中,作家们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时代价值给予了全方位解读。例如《沉重的翅膀》《骚动之秋》《都市风流》《英雄时代》《湖光山色》等获奖作品,基本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其中,《沉重的翅膀》和《英雄时代》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认识和表达上最具代表性。

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描写了改革开放初期,曙光汽车厂进行整顿改革的故事,作家借助新旧文明、制度的碰撞与冲击,塑造了郑子云这一“实干家”的形象,对改革初期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面貌也给予了生动展示。柳建伟的《英雄时代》描写的是十五大前后,国家组织计划司副司长史天雄积极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光辉历程。不仅如此,这两部作品也对儒家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特定群体的生存困境进行了深度诠释。

如果说以上两部改革题材的作品侧重于对历史进程的体验和反思,那么《白鹿原》和《秦腔》这两部乡土题材的小说,反映的则是乡村文明对儒家文化传统的困惑与流连。在《沉重的翅膀》和《英雄时代》两部作品中,无论是郑子云还是史天雄,其精神力量都足够强大,在面对选择时,他们的信仰从未动摇过。与之相较,《白鹿原》和《秦腔》中的主人公因为特定的历史环境,其维系的价值体系被不断冲击,因而导致主人公生命意义的追求之路变得更加坎坷。陈忠实的《白鹿原》成书于1993年,是时,“寻根文学”方兴未艾,对民族资源、民族精神的发掘和继承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使命,也是作者对儒家文化最直接的表述。与带有厚重历史感的《白鹿原》相比,贾平凹的《秦腔》呈现的是另一种风格。他将清风街民众的内心世界通过日常琐事表现出来,让人们对耕读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作家们对乡村的记忆、追慕,也必定使他们对传统进行深刻反思,这正是促使中国文学不断发展的力量。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展现了传统伦理思想及作者对国家的现代化想象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往往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精神,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为原则,塑造了诸多别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从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到第三届的《平凡的世界》、第四届的《骚动之秋》,再到第七届的《湖光山色》,这些作品依次为我们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以及农民在农村改革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这些与时代同呼吸的作品,以鲜明的二元结构模式立题,关注历史前进过程中的社会困惑与矛盾,在现代化框架构建中,这些作品也诠释了这样一个问题:现代化,不仅仅是制度和技术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社会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但包含传统与现代、落后与进步的斗争,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如何实现“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是制度和秩序建设的重点。

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一作中,政治话语与伦理话语相互纠缠,人情冷暖、事理人伦也兜兜转转。作者周克芹在书中通过对坚强、伟岸“父亲”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历史进程中英雄人物的呼唤,“父亲”在这里就是国家、民族人格化的象征。另一部作品——古华的《芙蓉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是中国当代社会历史的缩影。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不但专注于对现实社会的解读,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时,也有着极为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可以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不但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之载体,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忠实记录,处处展现出思想的光辉与力量。

(作者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湖南高校语言文字有关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YJ2017GA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孙俊杰:《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儒家文化表现》,《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②张旭:《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质》,《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③张婕蕾:《茅盾文学奖与出版传播》,《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④毛克强:《文化的解读与文化的冲突——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谷漩]
标签: 当代文学   传统文化   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