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摆脱贫困先要脱掉贫困意识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脱贫攻坚也吹响了决胜的号角。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在脱贫工作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尽管如此,有些地方头顶上贫困帽子摘了,但是头脑里的贫困帽子依然戴着。贫困意识已经成为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主要障碍,脱贫摘帽必须先脱掉贫困意识,否则难以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生理上”脱了贫,“心理上”的贫困依然存在,容易形成脱贫与返贫的反复。

习近平总书记早年在宁德地区工作的时候就意识到贫困地区的脱贫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贫困。他在《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一文中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扶贫要先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笔者结合在西部某国家级贫困县(以下称为F县)的所看所感,解剖分析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身上贫困意识的种种表现。

贫困地区干部的贫困意识

第一,把“等、靠、要”当成习惯。贫困地区的干部普遍有一种“等、靠、要”的思想,认为“我”贫困了,上级理所应当地帮助,富裕发达地区理所应当地支援。地方发展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是向上级打报告,而不是认真思考如何利用本地条件解决。上级领导调研检查的时候,干部汇报的主要内容是摆困难,求援助。这种思想进一步延伸到工作作风上,就是消极等待,把经济社会发展提档进位的希望寄托于别的县区退步上;在招商引资上,没有主动走出去的积极性,而是寄希望于上级安排协调或发达地区的支援上。以F县为例,前几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围绕一个央企项目建设“飞地型”园区。作为以农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F县本应充分利用这个项目加大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做大第二产业,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然而,三年来F县几乎没有主动去东部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导致其错过了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中央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之后,F县又把招商引资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对口帮扶的东部某省身上。

第二,满于现状,甘于贫困。贫困地区的干部有一种“安贫乐道”的“高士之风”,认为贫困并不是什么要不得的坏事。在他们看来,贫困不仅不是坏事,还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因为贫困,生活、工作节奏慢,人的心情舒畅,所以容易健康长寿。F县不仅是个长寿县,还是榜上有名的“国际慢城”。因为贫困,没有工业污染,空气质量好,水源好,生态好,比大城市的环境质量高很多,因此他们认为现在这个状态很好,不着急发展,发展了反而会破坏这种令人满意的生活、工作状态和自然生态。即使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看到该地的城市建设成就、居民生活富足,他们仅停留在考察时给予赞叹或内心的艳羡,回来之后依然故我,那些“赞叹”和“艳羡”并没有转化为鼓劲赶超的压力、动力。“贫困地区就是这样”早就成了他们的口头禅,也成为所有问题的答案。

第三,盲目自大,极度自卑。贫困地区的干部并非没有因为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感,只是这种自卑往往以极度自信的形式表达出来,结果就变成了一种盲目自大。从个体心理学上分析,这种极度自信源于一种代偿心理,即因为贫困,所以需要另外一些成就来平衡,而这些成就必须是独特的,唯一的,能够给本地带来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比如说F县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支持的某旅游项目,动辄宣称华南第一,或全国领先等等,实际上规模并不大,项目也仅在开业时维持短暂的火爆,现在更是成了烂尾工程。谈起生态好就一定要说是全国最好的,讲起农产品品质优,就一定要说是直供粤港澳等等。这一思维也影响到了一些项目的谋划,一些政府投资的项目经常脱离本地实际,忽视了F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定位,结果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盲目自大的心态一旦遇到打击,往往就快速转化为极度自卑,通过示弱来为自己之前的言行错误开脱。F县的干部也是如此,针对批评意见,习惯以贫困县的客观实际为借口,以贫困地区干部的素质差为借口。

第四,作风浮躁,缺乏活力。贫困地区的干部作风往往在急于求成的浮躁与墨守成规的僵化之间摇摆。一方面他们有急于摆脱贫困的进取意识,表现为热衷于搞短平快、容易出成绩的亮点工作,很少花费精力谋划稳固脱贫的基础性工作,如F县近几年在乡村旅游方面投入了很多资金用于经营民宿、墙体彩绘、城乡美化亮化等,但是在产业发展、健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却谋划不多。现在投资的建设工作虽然容易博眼球、出亮点,但是对于形成脱贫的造血功能贡献并不大,甚至还有弊端。另一方面又有限于客观因素的制约难以快速摆脱贫困导致的僵化做派,表现为墨守成规、机械的、僵化的开展工作,或许他们认为怎么努力也不会改变这种落后状态,遇到困难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干脆就拖着。

贫困地区群众的贫困意识

贫困地区干部身上存在的贫困意识在当地群众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也是非常严重。近年来脱贫攻坚中,很多帮扶政策是只有贫困户才能享受的。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一种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在贫困户认定和动态调整的时候,被评上的欢天喜地,没有被评上的则要与村干部理论一番,成为脱贫满意度调查的隐患,少数走极端的群众甚至还成为信访上访群体。此外,贫困意识还体现在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盲目攀比的心态,名目繁多的陈规陋习等等。

干部的贫困意识往往通过“以上率下”带动了群众,有些则是群众的贫困意识投影到干部身上,二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贫困意识的成因,简要来说有几个:首先是贫困环境的因素,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次是习惯,习惯成自然;第三是心理上的因素,借用一个术语,贫困意识可以算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一种表现。

贫困意识的危害

罗列上述种种表现,并不是说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都是如此,笔者也不否认很多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埋头苦干,积极进取,创先争优。F县就有很多这样的干部,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脱贫摘帽,不辞劳苦,加班加点工作。大部分群众也辛勤劳动,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致富奔小康。但与此同时,一些干部群众身上的确存在着诸多不利于脱贫攻坚的情形,将这些情形归纳概括出来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消除它们,更好地推动脱贫工作。反之,对这些贫困意识听之任之,将严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任务也难以完成。

贫困意识的危害之一:失去脱贫的内生动力

这是对脱贫工作的最大危害。凡是贫困意识比较重的干部群众,他们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即不用努力去搞脱贫工作,反正国家或上级会帮着想办法,到时候自然而然就能脱贫。这种思想表现在工作上就是缺乏脱贫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以应付为主,在工作谋划上惯于做穿衣戴帽的表面文章,不愿或者根本就不想把主要精力花在产业发展方面。在一些群众身上则表现为把扶贫当成一种“福利”,不愿脱贫,不想脱贫,脱贫就是吃亏。帮扶干部到家里开展脱贫工作,首先看干部是否带东西,带少了还有意见。这种情况不仅打击干部的积极性,还造成非贫困户的激烈反弹。特别在一些导向问题上出现了偏差,比如原来那些因为懒、馋、赌等而贫困的人,有人关心,还有政策扶持;而靠辛勤劳动致富的群众,却什么都没有,伤了劳动者的心。

贫困意识的危害之二:很难割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贫困意识对脱贫工作的另外一个危害是难以割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换言之,就是没有拔掉穷根。客观来说,贫困意识的存在使得地方干部缺乏对扶贫工作的长远谋划,特别是那些能够形成造血功能的产业发展项目,因此无法解决脱贫的稳定性问题。即使靠财政投入当年脱了贫,也很容易返贫。群众的贫困意识更是让他们看重眼前利益,因而读书无用论盛行,认为孩子早出去挣钱才是正路等等。主观来说,虽然物质条件上可能达到了各种设计的精准脱贫指标,贫困的帽子摘了,但是干部群众心理上的贫困依然存在。干部群众的“等、靠、要”习惯依然存在,浮躁的作风依旧存在。

贫困意识的危害还表现在其它方面,比如因重眼前、轻长远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因“等、靠、要”的习惯错过了发展机遇;因工作作风敷衍塞责而引发的干群矛盾;因价值导向的错误引导造成不良社会风气等。总之,贫困意识的存在已经成为脱贫工作的严重障碍,摆脱贫困必须先脱掉贫困意识。

脱掉贫困意识的重点

脱掉贫困意识,先从干部工作抓起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路线定了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是我党开展工作的基本方法,脱贫工作同样如此。要想脱掉贫困意识首先从干部工作抓起。

首先,在选配干部工作上,组织部门要注意选拔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强的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特别是极少数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公开选拔东部发达地区的干部来挂职甚至任职;本地干部的选配,也需要注意县区之间的交流,避免属地干部过于集中的情况。思路决定出路,习近平总书记能够跳出闽东作为贫困地区的老框框,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超常判断,与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的经历、思考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样,只有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强的干部才更容易跳出贫困地区的地域局限,打破贫困环境形成贫困意识、贫困意识形塑贫困环境的恶性循环,更有可能为贫困地方探索出摆脱贫困的新路径。

其次,在干部教育工作上,组织部门要利用好挂职、外出培训等方式,注意把那些有培养潜力、年富力强的干部送到发达地区去锻炼,锻炼回来之后还要大胆使用到重要岗位上,学以致用。贫困地区的干部教育要多利用外出学习培训这种方式,让贫困地区的干部多到发达地方参加培训,多开阔眼界,多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当然也要注意尽量选择有追赶可能性的发达地区,否则又会发生上述提到的从极度自信到极度自卑的转化,或者听天由命的状况。

第三,在干部管理上,纪检和组织部门要强化干部作风监督,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一方面纪检部门要充分利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针对贫困地区干部作风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扭转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的不正作风;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善于发现使用那些有干劲、有想法的干部,并大胆启用到重要岗位上来。

最后,在人才工作上,组织部门应该挖掘本地优势,吸引外来人才到贫困地区工作。外来人才的进入可以形成管理学上的“鲶鱼效应”,带动本地干部意识的转化。吸引人才的同时也要用好人才,保护好人才,这是形成“鲶鱼效应”的前提。

脱掉贫困意识,要注意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贫困意识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党组织是解决思想问题的主阵地。解决干部的思想问题要靠党组织,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也要靠党组织。一方面,党组织应该承担起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贫困地区的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过组织生活、政治生活的方式,在党员干部中加强摆脱贫困意识的思想教育工作,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弘扬致富光荣的价值观,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在宣传工作上下功夫,善于利用新媒体,采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逐渐转变干部群众的贫困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用党员带动群众的方法,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意识。

脱掉贫困意识,要注意移风易俗

贫困落后的环境是形成贫困意识的主要客观因素。地方的陈规陋俗对群众和干部的影响也很重要。贫困地区的各级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破除陈规陋俗,提倡移风易俗。比如F县一到秋冬,就会有各种节日,以村为单位,各家各户大摆筵席,并没有什么民俗仪式,只是吃饭喝酒,参加的人数越多越荣耀。过一次节,花费往往要上万元,致使有些家庭甚至还要举债过节。F县的农村建房也是越盖越高,家里没有几口人却要建三层以上的水泥楼。结果房子建好了,生活又贫困了。这些行为或现象是一种盲目攀比的陋习,对摆脱贫困有害无益,要坚决剔除、改正。

总之,贫困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头脑里的贫困是根本性的。环境决定意识,意识对环境也有反作用。贫困意识的反作用不利于当前的脱贫攻坚,摆脱贫困的首要任务是摆脱贫困意识。

【本文作者为中共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清华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博士】

责编:贺胜兰(见习) / 张盈盈

责任编辑:张盈盈
标签: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