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一个坚强而伟大的党,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拓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反腐新思路,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新成就,表现在反腐态势的新判断、标本兼治的新拓展、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打虎拍蝇”的新成就、体制机制的新探索、巡视“利剑”的新震慑等方面。
【关键词】从严治党 反腐倡廉 巡视制度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拓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反腐新思路,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新成就。
反腐态势的新判断
科学判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态势,这是科学设计有效反腐方略的前提。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清醒判断形势,客观审视面对的挑战,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反腐倡廉形势,严肃地提出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认为在加大反腐力度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些腐败分子一意孤行、没有收手、情节恶劣,有的地方政治生态恶化、出现“塌方式腐败”。党中央认识腐败总体形势时,在“依然严峻”基础上,增加了“复杂”二字,提出我国当前腐败现象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判断:“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这是基于党情国情客观分析基础上的清醒判断,符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状况。
形势决定任务。对反腐态势的清醒判断,有利于作出反腐的英明决断。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腐败在短时间内可以败坏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但扭转不良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中央纪委强调,反腐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持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
标本兼治的新拓展
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期间,我国反腐败工作方针确定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了我国反腐败工作的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注意到反腐倡廉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对思想教育反腐功能及其在反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新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样一个科学论断:“反腐倡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但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这里讲到的思想道德的“基础性作用”,具有标本兼治方略中“本”的含义。他还提出,“抓作风建设,就是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这就明确地拓展了标本兼治反腐方略中“本”的内涵,将思想道德当作了治腐系统工程的根本性措施。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信念为本,作风是形。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靠理想信念的引领,要靠党规党纪的保障,必须坚持高标准在前,以德为先、立根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治标不松劲,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既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这为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给出了方法、指明了路径。
从严治党的新部署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方略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共产党是以纪律严明而著称于世的政党,制定了多方面的纪律,但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政治纪律。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根源在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不力,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活遭到破坏。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要求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查办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渗透的帮派体系,培育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亮点,是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据统计,《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有21处提到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这“一个重点”和“一个关键”。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强化责任意识,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也是从严治党的表现。
反腐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更要注重制度的执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了制度而不严格执行,则制度形同虚设。令行禁止,作风从严。出台八项规定,是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党中央着力抓的开局大事,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中央领导带头执行八项规定,态度坚决,紧抓不懈,发布一系列禁令,大到楼堂馆所,小到发放月饼贺卡,涉及节俭办晚会、会议管理、领导干部企业兼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公务接待、出国经费和培训差旅费用、公务车制度、元旦春节风清气正等方面,设置的“高压线”界限分明、法力强劲。明查暗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一批又一批违反规定的问题受到严肃查处。所有这些,深刻地改变了官场生态,重新塑造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作风。迎来送往少了,推杯换盏少了,假情假意的花架子少了,人与人交往变得简单了,干部离人民群众近了,干实事的多了。党风变好了,引领了社会风气的极大改善。
“打虎拍蝇”的新成就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掀起“打虎拍蝇”的反腐风暴,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新成就。
2012年12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发布的第一则案件通报,是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接受组织调查。仅2014年4月就有88名官员被中央纪委通报,创下月份通报的最高记录。2017年1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反腐倡廉建设的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一大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官大贪”案件被查处。被严肃查处的223名中管干部中,不乏前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不乏省委书记、省长、部长,级别之高、人数之众、查处时间之集中、社会震动之大,为新中国反腐历史上所罕见。截至2017年2月,军队系统已有5名上将被查处。军队“打虎”,这让人民群众看到军纪国法无例外,激发起强军兴军的正能量。
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不论其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国法,都将无一例外受到追究。声势浩大的“打虎拍蝇”行动,震慑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强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反腐的热情,鼓舞了人民群众对党中央反腐必胜的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体制机制的新探索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做出“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的重大部署,中央纪委的多次全会对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做出具体的安排,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在反腐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两个责任”,即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的“两个为主”,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还提出“两个全覆盖”,即“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和“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都是推进纪检体制机制改革的新举措,为纪检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强化组织制度创新,深化机构改革,调整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大幅度地整合、增设、重新组建若干部门,明晰了职责,厘清了各个机构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式,减少了交叉,加强了信访举报受理工作,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设立信访举报专区。全国31个省区市纪委全部仿照中央纪委的做法,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纪检监察部门还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我监督机制,接受人民群众监督,防止“灯下黑”,用铁的纪律打造全党信任、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反腐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在部分省市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这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新机制方面新的标志性探索,有利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现在分散在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以及检察机关的反贪污贿赂、反渎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障。
巡视“利剑”的新震慑
在党的历史上,巡视制度并非新鲜事物,但党的十八大后,巡视工作被摆到突出的位置上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研究巡视工作,通过了《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3—2017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巡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强调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当好中央的“侦察兵”和“千里眼”,发挥巡视震慑作用和遏制作用,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
巡视工作实践推动了巡视内容、方式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回头看”持续开展,已有多数省区市被杀“回马枪”;“机动式”巡视在第13轮巡视中首次出现,“流动哨”瞄准了“灯下黑”;开展专项巡视,聚焦突出问题。2017年2月的第13轮巡视,11个巡视组对29家中管高校开展专项巡视,2个巡视组对4个省区开展“回头看”,2个巡视组对4个中央单位开展“机动式”巡视。该轮巡视完毕后,实现了中管高校的全覆盖,实现了十八届任期内中央巡视的全覆盖。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系统性预防与惩治腐败方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THZWYY0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历次全会工作报告汇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年。
责编/贾娜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