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明显好转,6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少139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4%以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成效,创造了我国扶贫史上最好成绩。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然而,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现有的贫困地区大多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现有的贫困群众大多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及部分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解决这些人的贫困问题,成本高,难度大。
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和丰富实践,深刻揭示了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特征、科学规律和奋斗目标、实现途径。新一轮的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最突出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个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区别不同情况,找准“穷根”、靶向治疗、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做到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必须整合各方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扶贫格局。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应具有包容性,完整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不仅要达到规范公共部门扶贫行为标准的功效,还要开放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扶贫的入口,调动社会力量加入,最大程度、最广范围地包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广泛形成扶贫的社会合力。
对各方资源构建科学精准扶贫成效评估体系是实践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重要路径
当前我国扶贫脱贫已经进入攻坚期,实践精准扶贫需要创新传统的扶贫模式,运用科学的手段和理念开展贫困治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现在的深度贫困地区都是经过几轮扶贫剩下的硬骨头,是贫中之贫,难中之难,传统的“灌水式”“输血式”的扶贫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扶贫对象。对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定位把握,不应只停留在操作层面将其解读为具体的工作方式,还应将其提升到贫困治理原则性高度,落实到扶贫工作的各项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中,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整体性推进。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成效,扶贫政策和机制需要不断完善。随着“精准扶贫”策略的正式提出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实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也将产生新的转变,原有的扶贫项目绩效评估思路已不再适合,必须进行创新和改进。
精准设计扶贫成效指标,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的重要抓手。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进入攻坚阶段,工作成效如何?贫困村、贫困户是否摘帽如何确定?这都需要有效的监督和评估。十九大报告要求,“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精准扶贫涉及到金融支持、社会救助、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落实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重要抓手就是形成完整的扶贫成效评估体系。科学评估、全程评价并监督脱贫攻坚,可以有力提升扶贫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有效的成效评估可以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精准考核是保证脱贫成效精准的必要手段,需及时对政策实施后的扶贫效果进行评估。
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各方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合力,需要科学化水平的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是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有效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调配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对于扶贫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科学的模式和理念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保证扶贫实效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我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科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如扶贫思路模糊,扶贫工作与当地实际脱勾;扶贫思路固化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脱节,用旧的思路应对新的形势;扶贫思路频繁变换,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走向科学扶贫,前提在于坚持实际导向,多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形成好的扶贫成效评价体系,真正将扶贫工作做到“深、实、细、准、效”。人民智库正是在此背景下,基于广泛的第三方评估、在贫困县村的实地调研、对当地群众科学合理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专家学者、党政一把手的访谈评价,形成了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精准扶贫成效评价体系的原则和路径
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确立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在主观评价方面,首先,关注老百姓脱贫的实际需求与感受,以及群众对于脱贫工作的满意度、认可度等主观指标;其次,结合专家学者观点和党政一把手、驻村支书等精准扶贫一线工作者的工作体会与感受,找准精准扶贫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点;最后,汇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群众认可、社会公认的典型做法和创新经验,建立较为全面的精准扶贫评价指标体系。在客观评价方面,通过扶贫工作流程中产生的客观数据考核减贫脱贫成效。
确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测原则:确立科学合理与社会认同相结合的评测原则。精准扶贫需要上层制度安排,亦需要基层政策实践。这不仅是对地方治理方式和能力的考察,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实现人们享受发展成果、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终极目标。对脱贫攻坚成果的考察,既要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不返贫”的科学原则,综合考虑多维贫困理论,合理考察“扶贫,扶智,扶志,扶技”各项需求;又要从贫困人口生活的改善、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出发,确立全面体现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多维影响因子,构建符合大众观念的指标评测体系。
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路径
理论准备:对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重要论述、理论界和地方党政干部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感悟进行全面梳理,深入研究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科学归纳精准扶贫的地方实践模式。
素材准备:整合专家库、理论调研点、理论调研基地资源,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访谈。根据专家推荐和网络征集,初步确定精准扶贫典型的地区、企业、政府创新实践等研究对象,了解专家、公众等多方看法与期待。
实地调研:由专家学者与研究员组成权威的调研团队,围绕长期关注的精准扶贫典型地区整合地方资源,对精准扶贫的成果与经验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为指标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政策落实精准性: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就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而言,根据贫困群众立足各地资源条件,考察是否发展适宜的特色产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就引导劳务输出脱贫而言,考察是否开展技能培训,培训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贫困群众就业能力。就实施易地搬迁脱贫而言,要考察是否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建立合理住房建设标准。就结合生态保护脱贫而言,考察是否创新了生态资金使用方式,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情况。就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而言,考察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情况,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切实减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就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而言,考察是否完善政策设计,做好农村低保对象的核实排查,尽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就资产收益扶贫而言,考察是否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
教育扶贫完成度: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志和智就是内力、内因。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扶志”而言,要考察贫困群众精神状况,在脱贫攻坚中,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视从思想上拔穷根,引导他们形成艰苦奋斗、自强自立、苦干实干的精神状态,消除精神贫困。就“扶智”而言,一方面,要注重考察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考察教育扶贫工程建设情况,是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同时,还要考察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的改善情况,以及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最后,还要考察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的特殊关爱。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度: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对于深度贫困的地区,要把脱贫攻坚重点放在改善生活条件上。就交通设施建设而言,考察村级道路畅通情况,重点解决好入村入户等“最后一公里”问题。就通讯设施建设而言,考察贫困村信息化情况,落实完善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连通工作,推动贫困地区架起“互联网+致富”的高速路。就水利设施建设而言,考察饮用水安全保障情况、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让贫困人口用上放心水的同时,有序推进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高端技术,提高农田有效灌溉率。就电力设施建设而言,考察贫困村用电保障情况,实施电网全覆盖,因地制宜发展风力水力等绿色发电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供电质量。
大扶贫格局建构度:大扶贫格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资源配置机制的角度,考察是否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市场、社会相向而行、取长补短、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这种格局有助于确保扶贫资源项目精准安排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推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形成稳定脱贫和内生发展能力。二是从职能分工的角度,考察是否构建以专项扶贫为引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考察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的力度,以及加大产业带动扶贫的工作力度。考察政府定点扶贫工作,是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各单位落实扶贫责任。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考察是否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激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就党政一把手责任制而言,考察是否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特别是考察是否实行最严格的评估考核制度,严肃开展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贫困退出考核、政策落实情况考核等工作。就村两委考核评估而言,帮扶工作队要真正“下得去、待得住、真扶贫”,选好配强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强化驻村帮扶工作是关键,加强村两委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基础。要考察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情况,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提高考核评估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倒逼各地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督查巡查,推动政策举措落地。就扶贫监督渠道而言,考察是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纪检监察、审计、检察、媒体、社会等各类监督渠道的作用,以监督促扶贫工作进步。就扶贫项目资金监管而言,考察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在扶贫领域统筹整合使用,提高资金整合效率和使用效益。
【执笔:人民智库高级研究员 石晶,人民智库研究员 李思琪】
责编:赵鑫洋/ 张盈盈
2017精准扶贫20佳典型经验课题成果
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国家治理周刊、人民智库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2017第四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召开。与会嘉宾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把脉新时代社会发展新趋势,谋划新时代社会发展新作为。
研讨会上,2017精准扶贫典型经验课题成果发布,10家地方政府、10家企业分别获得 “2017精准扶贫10佳典型经验”。本次课题调研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发起,依托人民智库开发设计的科学严谨的精准扶贫评价指标,对全国各地、各行业候选经验(分政府与企业两个类别,每个类别候选单位150家)进行深入研究,经过一线调研、科学测评与专家评审,最终形成了“2017精准扶贫10佳典型经验”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