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宁县采用量化折股扶贫工作方法,全县整合各类资金1300万元,先将其投入当地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再以优先股的形式量化给贫困户和贫困村,最后贫困户和贫困村按照固定利润分红,实行滚动管理。该做法自2016年推行以来,全县已有14个贫困村、486户贫困户受益,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贫困村集体收入平均增收3万元以上。
里心镇扶贫资金量化折股做法
里心镇采取“PPP”模式,由里心镇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牵头,经济能人领办、村组织入股,吸纳贫困村(户)为社员,投入资金1000万元,组建里心镇精准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是规范建制。健全合作社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相关制度,由里心镇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代表贫困户、入股村参与合作社入股,担任合作社的监事,对合作社的资产、营运和财务进行监管。二是量化折股。将向上争取的扶贫资金100万元和7个贫困村(其中含结对帮扶的黄埠乡罗源村)自筹的35万元,用作贫困户和贫困村量化折股资金投入合作社,并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发放股权证。三是定期分红。按照协议约定,每年年终合作社将向里心镇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上缴固定利润27万元,其中17万元用于持股贫困户人均分红,其余10万元用于入股村分红。四是滚动发展。实行滚动管理,一年一定,当贫困户社员达到脱贫标准,经代表评议确认后将视作自动放弃股权,不再享受固定利润分红,但“摘帽不摘政策”,仍可享受合作社对社员实行的优惠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合作社运营8个月以来,吸收143户贫困户入社,带动106户贫困户脱贫。
均口镇隆下村扶贫资金量化折股做法
均口镇隆下村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扶贫模式,将上级扶贫资金100万元分别投入兴农、汇奇两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作为村集体和13户36人贫困户的入股资金,并发放股权证及分红证,推进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脱贫。一是扩大经营规模促发展。新建生产厂房2000平方米,平整土地60亩,建设标准化菇棚50亩,冷库2座、烤房10座,购置菌棒装袋机10台,安装消毒锅炉2座、灭菌设备8台等生产设备用于食用菌生产发展。二是流转农田土地建基地。合作社租用隆下村耕地150余亩用于基地经营发展,其中优先租用贫困户18户耕地83余亩,每年给予农户800元/亩的租金,增加农户收入。三是实行订单农业保增收。采取“社员+工人”模式,优先安排贫困户到食用菌基地务工,公司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待遇保证贫困户生活开支,同时公司安排专项技术资金用于聘请专家针对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公司出售菌棒给贫困户每袋优惠0.2元,并给予贫困农户购置菌棒款100%的赊欠,收成后基地再与贫困户结清,减轻贫困农户资金压力;在食用菌种植前,公司与贫困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每棒菌棒保底产值4元以上,为贫困农户解决后顾之忧,降低种植风险。四是细化股金分配定机制。示范点补助资金100万元入股合作社后,其中38.8%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61.2%作为贫困人口13户36人入股资金(每股17000元/人),合作社发放股权证及分红证,年终按股分红。预计每年可实现分红收入7.83万元,其中贫困户分红4.79万元,村集体分红3.04万元,贫困户人均可分红1333元。村集体分红收入用于发展本村公共事业,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贫困户脱贫后,由村民代表大会和贫困户代表评议,由村集体收回扶贫资金的利润分成,在贫困户中进行二次分配,确保贫困户总数逐步减少、收入逐步增加,最终达到全部脱贫的目标。
【本文作者为福建省建宁县委书记】
责编:董惠敏 / 贺胜兰(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