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大国,目前正迈向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阵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科技创新强国的引领战略、构建科技创新强国的支撑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强国的良好环境,是中国迈向科技创新强国的关键。
【关键词】科技创新强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战略引领 国家创新系统 双创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2.005
战略坚定、制度创新、创新成效初显,中国迈入科技创新强国阵列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明确提出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并做出了“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伟大战略是我国近年来重大的国家战略之一,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相继开始全面组织实施。与此同时,努力促进科技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①,推动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面推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促进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和法律法规等,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落地营造良好的政策、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
过去的一年,微观粒子世界和大科学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成功地持续展开,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卫星、载人航天火箭、商用大飞机、港珠澳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的成功实现或即将竣工,以华为、格力、航天、中铁、大疆、海尔等为代表的国际领先的创新企业和创新品牌逐步凸显,以及现代商业翘楚阿里巴巴、腾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经济和社交经济上的突出成就引人注目。近年来,中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创造着一个个耀眼的奇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显现出强大的活力,中国正从全球的创新大国迈向创新强国。研究表明②,中国的创新指数在2008年之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若将这种趋势进行外推,可预估未来30年我国的创新能力将会大幅提升,有望建成创新型国家。基于2016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追赶指数③”(图)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指数在2000年前发展缓慢,2000~2007年处于“加速阶段”的明显提速阶段,在2008~2013年的“稳步发展阶段”出现小幅波动后继续稳步增长,至2013年已达0.460。20年来,我国不断追赶科技强国脚步的努力成效已经逐步凸显,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渐缩小了与美国等创新强国的差距。这些都说明,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驱动下,中国在2016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根据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指数)的报告,中国的综合排名为25位,其中创新质量排名第17位,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位列第一,并进一步缩小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间的差距,也是唯一在创新质量得分上显示出与高收入经济体类似平衡的中等收入经济体④。2017年公布的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十七位,比2016年提升1位,处于第二集团领先位置⑤。展望2049年,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将成为名列世界前三的科技创新国家。“百年科技创新强国梦”应是指导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科技、经济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最核心战略。
创新体系分散、区域创新不均衡、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研发投入不足,制约中国的创新发展
虽然创新发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是面对一日千里的科技发展现状和知识经济社会,仍存在一些制约中国创新发展的因素。
宏观来看,制约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不完整、不健全。科技系统对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经济、金融、贸易和教育体系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仍不够主动积极。只有实现科技、经济、金融、贸易和教育的协调共同发展,并构成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才能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解决创新成果的经济转化率低下的问题,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生态质量逐年上升、社会发展持续改善”的发展目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换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系统需要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结合。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协同关系,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⑥
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是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第二因素。对2016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表明⑦,北京市凭借其独特的政治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创新能力远远领先于其他省份。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天津这5个省份经济发达,资源较丰富,创新能力强。重庆、河南、四川、湖南、陕西、湖北、安徽、山东、福建和辽宁这10个省份的创新能力一般,还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改善创新环境。云南、贵州、广西、黑龙江、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吉林、山西、江西和河北这13个省份的创新能力较为落后,创新创业环境较差,需要更加重视创新活动,增加创新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并且长时间培育支持。与2015年相比⑧,北京和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天津这6个省份的创新能力依然处在第一和第二类,而第三类、第四类的个数从14和9分别变为10和13,创新能力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仍然非常明显,还有缓慢增大的趋势。
产业核心技术缺乏,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很多产业还处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仍然困扰着创新驱动发展。虽然我国在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持续领先,表明我国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等这些涉及民生的消费品的创新水平很低,创新成效明显不足⑨。加强涉及民生的消费品科技创新能力,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同时,2017年初成立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让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共同受益,加快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核心技术的民用化和升级化。总之,产业核心技术不能自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期的知识、技术、人才和研发的投入和积累。
研发强度不足,制约创新主体的突破发展。以我国制造业为例,各产业R&D经费强度在2013~2015年整体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R&D经费强度总体较低,除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高于2%,其余均低于2%;R&D经费强度高于1%的产业还有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余19个产业的R&D经费强度均低于1%。表明我国各产业总体创新能力仍然较低。在研发结构上,中国的研发投入更侧重于应用型研发和发展,用于基础研发的投入较少⑩。今后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增加研发人员,更加注重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对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为提高产业核心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战略引领创新体系提升,引领中国迈向科技创新强国
明确创新顶层战略设计,引领科技创新强国之路。自主创新与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强国战略的核心根基。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有效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⑪。一方面,科技创新战略必须从跟随到引领,从引进集成上升到自主原创,中国的科技创新必须立足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立足核心能力的完整建立、立足核心技术的充分占有,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战略和措施⑫。从自主研发到自主创新,从自主创新到自主可控,中国的科技创新主题词是引领,引领详指指引未来、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袖。其中,自主可控将彰显愈加重要的意义。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我们同时还整合运用了全球科技资源,但在自主可控的过程中,我们要研发出更多改变世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并形成国际标准和国际专利,其中,实现国家“重产业”领域(如芯片、软件、医药、仪器设备、基础材料、种业等)的关键核心技术可控,是实现引领创新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两方面要相互协调、彼此配合、持续发力。在政策设计和战略制定时,要不断改革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开放协同是科技创新强国战略的重要引导。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全球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随着创新投资规模的逐步提高和国际化开放水平的提高,全球知识流动和知识溢出效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要鼓励有条件的省市和科技创新中心与国外相关资源合作。一方面,支持企业建立全球创新网络,提高海外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以卫星、高铁、核能、超级计算机等为重点,推动我国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实现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促进创新资源的双向开放和多向流动,提高中国对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最大限度利用整合好全球创新资源;另一方面,也使中国通过开放式创新和协同发展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体系,进而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通过主动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途径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重要规则、重要标准的参与者、制定者和引领者。
责任发展是科技创新强国战略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驱动着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中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国家能力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已经不单纯聚焦于经济实力的提升,更需要结合中国发展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时空背景⑬,并在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⑭。西方科技创新思维过分强调市场驱动和经济需求导向,忽视了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人文关怀的关注⑮。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⑯,中国科技创新强国的永续发展不仅仅聚焦创新本身的技术可行性与先进性、经济效益与效率,同时考虑创新的道德伦理可接受与社会期望满足,最终实现创新引导的公共价值创造⑰。
构建多层次国家创新系统,支撑科技创新强国建设。宏观政策方面,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实现发展动力和方式的根本转换奠定了更加坚实有效的体制基础。在科技体系内部,加强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和创新的三者联动,进一步促进基础研究、工程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有效连接,为此,一方面继续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官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机制,另一方面建设若干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保持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联动。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中,加强基础研究基金、重大研发基金和技术创新引导基金的有效配合。单纯突出科技工作,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而言还不够完备。经济、金融、贸易、教育与科技的整合,才是未来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科技工作只有充分融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并且得到智力资本(主要来自教育部门的配合)、金融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大力支持,才能发挥更大的效能。同时,要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全面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实现能源资源的低消耗。同时,要加大对于创新的公共投资,在扩大短期需求的同时,促进长期增长潜力。在战略上要持续重视研发投入和支出,以及对创新的各利益相关者的持久激励,保障技术、资金的持续积累产生效果和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层面,要加强区域范围内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这也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关键。北京、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水平与影响,对全国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要引领意义,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多有期待,要探索建成具有示范和引领效应的科学城和创新城。京沪之外的深圳和杭州,也将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活跃城市。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移民城市深圳,将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G20之后的杭州,凭借生态文明和“两山文化”以及民营企业家强有力的持续创新能力,将会诞生更多的类似阿里的创新型企业,直逼现有的科教强市。全球科技创新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创新要素的聚集,其带动和产生的创新活动、产业发展等均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要鼓励通过主要科技中心建设带动更多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的发展,进一步重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各地区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时,要注意通过措施有针对性地弥补弱势、发挥优势。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创新资源和创新文化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区的创新战略。在当前阶段,工业企业仍然是创新的主体,是拉动本地创新的最重要力量,政府要鼓励企业加强R&D经费投入,为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搭建平台。各区域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研发的重视和高投入,为本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基础和创新动力,为原始创新和颠覆式创新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基础。其中,东部地区应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努力改善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加强研发投入的同时,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政府要着重为企业的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产业提升层面,应该重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加速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尤其是放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重点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处在从外源性向内生性转变的阶段。只有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因此,要努力构建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发展强大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⑱。制造业作为科技创新强国的主战场,是中国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的支撑,其建设也会对科技创新形成最大的“有效需求”,应有效整合延展不同领域、产业、行业和企业的生产要素,从而有效拉动相关基础学科和核心技术的发展。以2017年首飞成功的国产大飞机为例,大飞机需要300万~500万的零部件,从纵向的产业链来看,其对产业链上下游包括研究设计、能源资源、生产加工、制造集成、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以及金融、贸易等带动效应巨大,横向产业也涵盖设计电子、信息、材料、机械制造、化工等,涉及几百个学科和几千项技术,大飞机的成功实践对企业核心能力构建、产业核心能力突破和民机学科体系构建等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⑲,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
企业创新层面,要继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建设者之一,具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的坚强保障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微观基础主要在企业⑳,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包括央企)中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是今后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若干关键产业建设强大的技术创新研究机构,将突破传统的企业技术中心模式,强调体系机制的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的营造。在未来,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将与区域或城市创新体系一起,构成新一代国家创新系统。
具体来说,在企业创新投入方面,要积极鼓励企业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在研发经费支出中的比例,提高创新能力。虽然近年来中国逐步注重基础研究,相关研究经费总量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670亿元),但基础研究在研发总投入的占比仅为4.7%,远低于世界领先国家(如美国为17.6%,法国为24.1%,日本为12.6%等)。2015年,中国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5%,远远低于美国的88%。在协同创新方面,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提高对院校科研的要求,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要积极地调动开发企业员工的领导力和创造力,使每个员工都能成为成功的创新者。在创新型企业构建方面,要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注重知识管理和智慧企业建设,在有条件的企业增设企业首席创新官,培养富有使命感和创新精神的创新者。在创新文化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全员创新的氛围,实现员工的工匠精神和创造力的同时提升。
长远来看,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这些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中国品牌是中国科技创新强国的形象化、具体化体现。要进一步强调市场创新,提高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能力。中国同时具备巨大的产业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要在以往强调供给侧的产业创新的同时,重视需求端的市场创新。品牌是强大的无形资产,在国内巨大的消费能力支撑下,中国品牌将会发挥更大的价值,而且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品牌的价值更加凸显。同时,注重用户创新,鼓励用户参与,甚至联合开发新产品,既提高了产品的市场需求满意程度,又增强了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打造良好创新氛围与环境。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一方面,大力宣传科学理性精神和创新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倡导百家争鸣、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允许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自由探索和合理失败,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立法进程,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相关措施使创新者能够有尊严、有保障地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绩效。
实现引领性自主创新和国家发展的繁荣,最终要发挥全民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活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激励制度。坚持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创新也不能仅限于研发人员的参与。来自民间的用户创新,将成为创新的新生力量。出自个人兴趣和价值实现的领先用户,将引领消费类产品的颠覆式创新,这是继日本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后,一类更强调技术和发明的新的工匠精神。为此,在进行政策设计、战略制定和激励制度建立时,要从关注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的创新群体转向关注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更多更有效的互动,鼓励人人创新,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民间创新系统的建立和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的建设,是科技创新强国建设的新任务。同时,要关注朴素式创新(frugal innovation),创新与反贫困、创新与和平、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社会挑战)、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新议题,关注实践中涌现的体验经济、社群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结合国家战略,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获得持久创新效益。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赵闯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路甬祥:《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新长征》,《科技导报》,2017年第35卷第1期,第5~6页。
2《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3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追赶指数以美国2020年创新能力核心指标的预测值作为中国创新能力核心指标的目标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赋权得到。6个指标为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每千个就业人员中研究人员、三方专利数和每万人研究人员专利数。
410[美]苏米特拉·杜塔(Soumitra Dutta)、布吕诺·朗万(Bruno Lanvin)、萨沙·温施-樊尚(Sacha Wunsch-Vincent)编著:《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
5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年。
612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16年。
7《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7~46页。
8《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9~55页。
9《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7~91页。
1123《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纲要》,2016年。
13王仲伟、胡伟:《中国梦:大国崛起呼唤国家能力》,《管理世界》,2014年第1期,第2~7页。
14“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思想观点引自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15Reinecke J, Ansari S. "When times collide: Temporal brokerag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markets and develop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58(2), pp 618-648.
16罗建波:《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身份定位与大国责任》,《西亚非洲》,2014年第5期,第28~45页。
17梅亮、陈劲:《责任式创新:源起,归因解析与理论框架》,《管理世界》,2015年第8期,第39~57页。
18胡鞍钢、刘生龙、任皓:《中国如何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2015~2050)》,《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5期,第474~482页。
19赵闯、陈劲、薛澜:《用知识管理打造企业核心能力——从C919首飞成功看中国商飞的“双屏创新”》,《清华管理评论》,2017年第5期。
20陈劲、赵闯、贾筱、梅亮:《重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知识管理到价值创造》,《技术经济》,2017年第9期,第1~9页。
2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2[美]埃德蒙·费尔普斯:《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
25Radjou N, Prabhu J. "Frugal Innovation: How to Do More with Less", The Economist, London, 2015.
26联合国全球千年发展目标:http://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
27引自陈劲观点:《培养改变世界的创新者》,http://www.sem.tsinghua.edu.cn/news/xyywcn/4927.html。
责 编/马冰莹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wer Geared to the Needs of the Future
Chen Jin
Abstract: Since the launching of the project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ountry, China has become a major global innovation nation, and is now catching up with the worl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wers. The Eighteenth Party Congress clearly put forward th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strategic support for improving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must be placed at the core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We must adhere to the path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ement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key to ensuring that China become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wer include adopting a leading strategy, building a support system, and cultiv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at purpose.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strategic guidanc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doubl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技术创新管理、中国特色技术创新理论。主要著作有《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创新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