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到中东欧国家承包工程项目,需要了解所在国的宗教习俗。譬如,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人习惯于周六、周日到教堂做礼拜或休息。在周末和宗教节假日加班加点干活,在他们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每天要祷告五次,还有斋月,在宗教节假日期间一般也不上班干活。一些中国企业对所在国宗教习俗缺乏了解,用管理中国工人的方法管理当地工人,结果遇到各种各样的抵制。一些中方管理人员抱怨当地工人工作效率低,不如中国工人工作效率的1/3。然而,所在国劳工法和欧盟劳工法都要求中欧合作的大型工程项目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当地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中国企业如果不了解当地的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就会在施工中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
对在中东欧国家承包工程的中国企业的建议
合理竞标。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竞标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企业行为。所以,在考虑社会影响的同时,更要重视经济效益,而不能靠低价或超低价竞标取胜。
在竞标之前,中国企业应当聘请高水平的英语翻译或所在国语言的翻译,准确地翻译招标文件全文,并认真研读相关资料。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工程路段做现场勘查。对工程所在路段的地质、水文、气候、环境、资源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还要考虑保护动物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花费。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技术以及建筑行业的水平。在做好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考察之后,结合自身情况编制详细的技术标书、商务标书,合理报价,合理竞标。
低价竞标会引起欧洲国家其他竞标对手的猜疑和怨恨。采用先以低价竞标拿到项目,然后再在承建过程中变更价格,这种手法在在欧洲国家是行不通的。因为欧洲国家法治比较健全,工程质检体系和保险体系比较完善。所以,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竞标工程项目时,要充分计算成本,考虑企业的利润。对于政府环保部门、考古部门的介入和检查要事先考虑到。在欧盟成员国的中东欧国家还要考虑欧盟的审查成本等因素。
维护权益。吃透法律,认真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是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完成工程项目的经验之一。
国际工程招标通用的菲迪克(FIDIC)条款规定了一些保护承包方的条款。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竞标工程项目时应当坚守菲迪克(FIDIC)条款所规定的保护承包商的底线。例如,业主在开工前向承包商支付启动资金。如果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工程成本上升,承包商有权根据实际工程量的增加要求业主补偿费用。如果业主延迟支付启动资金和工程款项,承包商有权起诉甚至终止合同。这些国际通用的条款在合同中一定要保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业主和当地分包商损害中国企业利益和权益的问题时,中方应果断地运用法律和技术手段去沟通,甚至及时采用投诉、申诉的方式维护企业的利益和权益。
优化管理。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承建的交通运输工程项目都是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所需资金巨大,材料采购渠道多样化,使用的币种较多,应当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采购体系和运营管理体制。对工程项目的物资采购、海运清关、退税免税、设备租赁、材料运输、材料领用、劳务分包、设计加工、工人管理等都应有精细的规划和措施,对于多币种兑换的汇率风险也要充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