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奋力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新局面(2)

一是在江河治理骨干工程建设方面,加强长江中下游崩岸治理和河势控制、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加快实施黄河滩区安全建设和居民迁建,尽快完成进一步治淮、太湖治理后续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东北三江治理任务,抓紧建成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新疆阿尔塔什等控制性水利枢纽。二是在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方面,加快滇中引水、引江济淮、引汉济渭、引洮二期等在建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力争尽早建成发挥效益。有序推进雄安新区等水安全保障骨干工程建设,提升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的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构筑多水源互联互调、多功能安全可靠的用水保障体系。三是在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方面,有序开展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和粮食主产区大型水库建设,持续加强西南等地区中型水库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蓄引提调抗旱水源工程,缓解流域区域工程性缺水状况,不断改善城乡生活生产用水条件。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构建民生水利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反复强调“必须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我们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升防洪、供水、粮食、生态等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普惠共享、保障有力的民生水利发展格局,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针对近年来防汛抗洪暴露的突出问题,集中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等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推进重点海堤和抗旱水源小型水库建设,补齐补强水利发展基础设施短板,增强流域和区域防洪排涝抗旱减灾能力。二是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质达标建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工程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农村水系河塘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三是打好水利扶贫攻坚战。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加大贫困地区水利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土保持、绿色小水电等工程建设,继续抓好行业扶贫、定点扶贫、片区联系、对口支援和老区建设水利工作,让一方水土养得起一方人,促进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坚决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蹄疾步稳推进水利改革攻坚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利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经济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治理体制机制。

一是突出抓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加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落实和督促检查力度,加快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目标,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和网格化监管机制、一体化联防联控机制、可量化考核奖惩机制,“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河湖面貌和生态质量的变化。二是积极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力度,用好过桥贷款、抵押担保贷款、专项建设基金等政策,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股权债权融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运营。三是持续深化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约束机制。扎实做好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流产权制度,充分发挥中国水权交易所作用,积极培育水市场。有序推进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做好10个省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

切实强化依法治水科技兴水,不断提升水利公共服务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科技创新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为加快水法治建设和水利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创新意识,大力推进依法治水管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水利法治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是全面加强水法治建设。加快推进《地下水管理条例》立法进程,积极开展《节约用水条例》立法协调和《长江保护法》前期研究工作。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加大水事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及时排查化解水事矛盾纠纷。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二是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强水利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科技攻关,发挥水利科研平台重要作用,加大水利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水利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智慧水利”,构建国家流域区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大数据网络,全面提升水治理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三是切实加强水利行业管理。严格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推进水利建设项目电子化招投标,维护良好市场秩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机制,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检查巡查和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积极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分类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主体、责任、经费,提高水利工程管护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层层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八个方面重要任务,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是在政治建设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在思想建设上,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水利系统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三是在组织建设上,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四是在作风建设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尤其要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培育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五是在纪律建设上,进一步加强纪律教育,着力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问题,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六是在制度建设上,按照党中央出台的党内法规制度,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建章立制修规,织密扎牢水利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不断深化政治巡视,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络,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军号角。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把治水兴水这一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办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中国   水利   局面   现代化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