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对其治理方式进行相应的转变。我们可以通过工具理性下的地方网络服务基础构建和价值理性下的地方政府治理方式转变这两大视角进行相关分析,探索互联网经济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 地方政府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经济指的是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依托的经济形态。经济行为的虚拟化、数据化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切对地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地方政府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完成自身的网络服务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构建
当下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面对这一社会实际,地方政府要顺应时代趋势,积极拥抱互联网经济,发挥其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基于工具理性的现实回应。
建立地方政府网络服务平台,促进日常政务数字化、透明化。地方政府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是网站的形式也可以是手机软件的形式,旨在通过这种方式使政府的相关政策能够及时传输、公开透明。首先,民众可以在这些平台上面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化。其次,这些平台可以嵌入相关事务的办事流程和具体操作,使得广大老百姓能够全方位了解自己所办事项的所需材料和相关流程,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最后,办事民众可以在相关平台上进行经验分享和用户评价,使得其他办理相同业务的群众能够规避一些误区,促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交流,提升服务质量。
出台互联网经济扶持和监管政策,划分权责边界,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良好的氛围。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形态,是对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的颠覆和改造。地方政府应改变以往的消极管制、被动应对方式,主动扶持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做到积极开放、自动应对。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政府职能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政府在进行地方治理的时候要认清当下经济现状,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原来的高高在上的“家长式”角色中转变出来,提升公务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培育健康的环境和土壤。
提升公务员群体的知识技术水平,为处理新兴经济问题建立人才智库。地方政府治理从根本上来说是服务群众,广大的公务员群体肩负着这一责任和使命。处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大潮中,新生的经济问题和社会事务要求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这里面涉及到公务员的选拔、考核、晋升机制的与时俱进,地方政府应紧跟时代需求,完成自身的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互联网管理体系,切实加强隐私安全、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的监管。新兴的经济形态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政府作为国家安全和社会保障的捍卫者,应该履行好自身的“兜底责任”。互联网经济的特征是平等、开放、协作、共享,但是这里面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安全问题。从民众来说,个人的隐私能否保证不被恶意泄露和利用;从企业来说,交易行为能够保证合理合法;从国家来说,如此高科技、灵动性的行为能否确保国家安全,这些都是政府治理当中需要加以考虑的现实问题。
地方政府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处理日常政务
地方政府在看到互联网经济的经济效益这一工具理性时,更加需要做到的是接纳其文化价值,在精神层面转变自身的固有观念和传统习惯。思想决定行动,价值理念层面的转变才能促进地方治理方式和运行过程的真正变革。
第一,从传统治理思维向用户至上、服务至上的善治思维转变。互联网经济奉行客户至上、服务极致化的理念。经济上的发展促进了民众精神层面的转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化和个性化诉求提升,这将倒逼政府治理思维方式的转变。一些地方政府治理存在着权力思维、人治思维,这与互联网经济的理念背道而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地方政府的服务宗旨,从而为政府和民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互惠的桥梁。
第二,从多头治理、职能交叉所造成的互相扯皮到地方政府组织扁平化的转变。基于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一些地方政府治理普遍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地方政府应该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增强系统性思维,在合理的规划之下明确各部门的权力和职责,减少不必要的层级,真正做到上令下达。
第三,从被动应对、消极管制向积极开放、主动作为的角色转变。地方政府在以往社会经济发展当中更多的是扮演着监管者、事后问责者的角色,这是其家长式角色定位的必然表现。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渠道的来源多样化,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社会事件,并且借着网络舆论的力量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这要求地方政府能够主动作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履行职责,面对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和妥善处理,及时公布相关事件处理进展,同时注重网络民意,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
第四,从封闭化的管理型向社会参与的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决策层面来说,以往的地方政府治理更多的是在封闭化的环境下作出政府决策,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在线化、数据化的方式收集大量可供分析的数据,促进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可以通过动态数据收集民众的意见,提升社会民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度,最大程度地实现民众的利益诉求。从政策的实施层面来讲,做到政府、民众、社会的互融互通,真正实现便民、利民的目标。从监督层面来讲,欢迎民众监督,开放监督平台和渠道,切实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调整相关行为,能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要坚持“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以信息化平台构建为主体,以服务于弱技术民众的传统流程为补充。互联网经济下的地方政府治理从形式上来讲是一种技术性的变革,地方政府治理将更加智能化、科技化。这对于广大掌握智能手机和网络运用的人群来说是个重大利好,但对于那些不懂得相关渠道和技术的人群来说就是一种障碍。地方政府在进行具体治理的过程中,要照顾到这部分民众的实际需求,保留传统的流程和渠道,避免因为信息鸿沟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维护各阶层民众的利益。
以政府为主体,以各方参与为补充。互联网经济下的地方政府治理呼唤民主化、多元性和智慧性,这要求地方政府注重各方意见、重视社会组织和民众的作用。但是,这里有一个底线问题:明确哪些事务是政府独有的、排他性和强制性的领域和方面,坚守住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阵地。方式途径的多元化并不违背政府在地方治理上面的主导性,反而有助于更好地、更科学地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以业务流程、政策执行为主体,以信息反馈、绩效评估为补充。地方的政府治理除了以更加智能化、便民化、科技化方式履行自身职能、承担相应职责之外,更应该注重民众的信息反馈和相关业务的绩效评估。对于具体政策的执行质量、社会效应,对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都应给予足够重视,重塑新兴经济形态下的地方政府治理。
互联网经济作为当下中国社会最为显著的经济现象,对我国社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探索这一社会背景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的可行路径,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满足民众的需求,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①袁峰等著:《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责编/温祖俊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