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的幸福观深刻阐释了幸福的根源与逻辑,提出了实现幸福的方法路径。要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出发,深刻认识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深层次需求,努力塑造新时代的幸福观,协调推进民生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为人民群众追求幸福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 幸福观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生动地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的美丽愿景,描画了使我国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生活的发展蓝图。深入探寻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精髓,从中发现有益于幸福社会建设的宝贵思想,是新时代满足人民幸福需求的必然选择。
认识马克思的幸福观要认清两个“统一”
马克思将人的幸福与人的需要紧密结合,认为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一定的正当性。认识马克思的幸福观要认清两个“统一”。第一,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马克思的幸福观理性地强调了物质生活对人们实现幸福需求的重要性,批判了禁欲主义与片面精神生活才能使人获得幸福感的观点,表明了物质享有是生活幸福的基本前提,物质创造是人们实现基本生存需求继而追求更高层次幸福的基础。马克思的幸福观深刻表明了物质条件对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深入影响,物质创造可以直接满足人对生存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为实现人的进步与提升提供保障。马克思曾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这表明物质是实现幸福的基础,实现精神幸福必须要满足一定的物质幸福条件。因此,依靠物质生活创造推进精神世界的发展、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才能使人脱离“动物机能”,实现以物质为基础、以精神为享受的真实的幸福。
第二,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共同组成了幸福的基本结构。在马克思看来,人具有高度的社会性,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用以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这一过程本身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从这一角度而言,社会幸福需要以个人的自我幸福为要素。马克思幸福观同时也表明社会幸福的水平对个人幸福水平具有制约作用,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态、物质文明发展需求的满足又将为实现人们更高的幸福需求创造条件。从这一角度来说,幸福是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深层次契合。
马克思幸福观表明唯有依靠劳动才能够通达幸福的彼岸。思想依靠实践转化为现实,在实现幸福目标的过程中,劳动是唯一的路径选择。马克思认为创造幸福的主体是人的本身,人的劳动则是幸福之源,一个民族一旦停止劳动将走向灭亡。这表明人的劳动使人真正成为了文明的、社会的、能动的个体,人的不断劳动构成了社会集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增长史,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奋斗史。劳动体现了人在追求幸福过程中的创造能力,使人追求幸福的本领得到增强,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前人民幸福感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面临资源供给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这是导致群众幸福感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其一,幸福文化的缺失制约了群众理性幸福观的发展。在多元文化交织和碰撞之下,由于缺少主流幸福文化的引导,人们对幸福有着千差万别的理解,这是导致人们幸福观缺少独立性、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主要原因。其二,社会贫富差距导致了群众的物质幸福感失衡,部分群众难以保持良好的社会心态,陷入了道德和价值困惑。区域、行业、贫富以及资源差距所折射出的公平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幸福的心理焦虑。其三,生态环境危机使人们追求自然幸福、健康幸福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生态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我国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破坏现象。自然资源减少、空气质量下降、农林牧草地缩减促使人们对绿色生活和消费产生了迫切的渴望。其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群众权利意识与政治参与热情日益提升,人们对民主参与公共治理拥有更多期待。人们尝试通过多种便捷的渠道参与到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治理当中,然而目前新媒体中的大量“信息碎片”对公众的政治参与理性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更加多元化的公共参与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的合理设计与开放,实现公众的公共参与仍然需要加强引导。
马克思幸福观对新时代提升幸福感的启示
发展幸福文化, 塑造与时俱进的幸福观。第一,利用新媒体渠道促进马克思幸福观的时代传播,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以先进理论夯实幸福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新媒体平台中加大马克思幸福观的宣传,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生活里的身边事中提炼幸福元素,内化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思想,重新界定幸福的概念,了解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形成在新时代追求幸福的新思路。第二,提炼马克思幸福观中关于劳动创造的内容,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勤勉文化结合起来,培育公民劳动致富的幸福观。国无常俗,教则移风。要在社会领域塑造努力奋斗、勤劳肯干的幸福文化理念。第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巩固,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促进精神追求进一步提高的文化作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价值取向的引领,使包含正确价值取向的幸福文化涵养人们的精神幸福。
从马克思幸福观中关于物质与幸福的逻辑关系理论可知,物质基础对实现人的幸福具有保障作用。因此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创造物质基础。第一,激活市场经济发展活力,将更多的公共财富投入到促进社会就业、提升群众收入方面,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努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创业拉动就业,使群众通过勤奋创业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自信,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第二,在民生建设领域增进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满足群众在医疗、住房、养老、法律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重点解决困难群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使全体群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依靠经济发展为提升群众幸福感奠定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公民塑造绿色健康的幸福生存环境。集中精力依靠技术创新加强环境治理,争取缩短环境治理的周期,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融入对生态问题的思考,通过生态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平衡,为人民幸福创造良好的生态体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向制度化与常态化发展。以满足人民的生态安全需求为目标,建立权威、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努力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丽中国。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尊重和满足群众的政治参与诉求。马克思曾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表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关键所在,突出了人的社会属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治理、凭借智慧改变社会运行轨迹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为了更好满足新时代群众的政治幸福感,必须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型,为群众拓展政治参与渠道,重视群众的监督及信息反馈,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使群众政治参与的内容更加丰富,在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方方面面展现出群众政治参与的成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