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5、268页。
[2]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3][美]库兹韦尔:《奇点临近》,李庆诚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封三。根据作者在书中的阐释,数学家用这个词来表示一个超越了任何限制的值,如除以一个越来越趋近于零的数,其结果将激增。作者认为,奇点是未来的一个时期:技术变革的节奏如此迅速,其所带来的影响如此深远,人类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书中他比较通俗的一个提法是,奇点“表示独特的事件以及种种奇异的影响。”奇点临近暗含着一个重要思想——人类创造技术的节奏正在加速,技术的力量也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在增长。
[4]又称“库兹韦尔”定律,是指“信息科技中的基本理论,它遵循可预见的指数级增长规律,反对传统的‘你无法预知未来’的观念”。见库兹韦尔:《人工智能的未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42页。
[5][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6][美]库兹韦尔:《人工智能的未来》,盛海燕译,第203页。
[7][美]库兹韦尔:《人工智能的未来》,第191页。
[8][美]保罗·莱文森:《软利器》,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译者前言第3页。
[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第428页。
[10][美]库兹韦尔:《奇点临近》,第13页。
[11]《光明网“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成两会“爆款”》,光明网,2017年3月2日,http://photo.gmw.cn/2017-03/02/content_23875599.htm。
[1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第282页。
[1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昆汀·菲奥里:《媒体即信息》,杨惠君译。台北:积木文化,2009年,第45页。
[14][澳]弗格斯·皮特编:《传感器与新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序言二第20页、第13页
[15]吉尔斯·贝瑞特:《传感器和可感物:一份历史调查》,[澳]弗格斯·皮特编:《传感器与新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序言第4页。
[16]《全球首家传感体验电影测评实验室即将成立》,新华网,2016年9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03/c_129268106.htm。
[17]《宝马超前虚拟触控技术 虚拟界面浮动在空中》,科技讯网,2016年12月16日,http://www.kejixun.com/article/161216/261927.shtml。
[18]《STATINA:表面变成触屏 无拘束的输入》,中国触摸屏网,2013年7月12日,http://www.51touch.com/technology/touchpanel/201307/12-23556.html。
[19]《俄科技公司推出虚拟触屏 可空中完成操控》,环球网,2013年1月11日,http://tech.huanqiu.com/digi/2013-01/3474774.html。
[20]《Google眼镜又迎对手,i-Air Touch让你和虚拟屏幕互动》,ESM国际电子商情网,2013年11月19日,http://archive.esmchina.com/www.esmchina.com/ART_8800128384_1200_2206_3506_0_f03e8bc0.HTM,及我乐视频,http://www.56.com/u24/v_MTAwOTUwODg1.html。
[21]Atkinson:《微软研发具AI运算芯片,将应用于HoloLens及其他硬件》,科技新报网,2017年11月3日,http://technews.tw/2017/11/03/microsoft-ai-chip-hololens/。
[22][美]库兹韦尔:《奇点临近》,第11页。
[23][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63、69页。
[24][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第40页。
[25][德]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01、207页。
[2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5页。
[27]陈翠芳:《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28][美]库兹韦尔:《奇点临近》,第15页。
[29]SUMMER MEZA, "RELIGION THAT WORSHIP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ANTS MACHINES TO BE IN CHARGE OF THE PLANET, newsweek", 2017-12-10, http://www.newsweek.com/google-executive-forms-relig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714416.
[30]Joe Jankowski, "New Poll Shows Only 6% of People Trust The Mainstream Media", ACTIVIST POST, 2016-04-19, https://www.activistpost.com/2016/04/death-of-mainstream-media-6-percent-trust.html.
[31]Pal29501, "RIP Mainstream Media", ANTI-PROPAGANDA NEWS,2016-11-09, https://pal29501.wordpress.com/2016/11/09/rip-mainstream-media/.
[32]《总编死了:经典总编辑时代已经结束》,记者网,2016年10月18日。
[33]"Media Literacy: A Definition and More", CML, http://www.medialit.org/media-literacy-definition-and-more.
[34]鲁传颖:《网络空间治理与多利益攸关方理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年,第9页。
[35]Bertrand de la Chapelle, Internet Governance: Infra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256-270.
[36]《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新华网,2015年11月3日,http://news.china.com/focus/135/11174708/20151103/20683724_15.html。
[37][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8页。
Three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the Future Communication Pattern
Wang Junchao
Abstract: As claimed by the "singularity theory" holders represented by the American futurist Ray Kurzwei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completely surpass human intelligence due to the "accelerating law of return." Focusing on the media, audience and governan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edia form in the future, and believes tha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people, the media is an extension of people, and people is the host of the media. "Integration" is the "fifth law of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dience,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will bring about the risk of "AI worship," and the future media audience needs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technology while increasing media literacy and popularizing media credit. Regarding media governance, co-governance will be the universal governance model of the future media.
Keywords: Future media, communication for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dia law,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作者简介】
王君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访问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媒介批评、媒介融合、传播科技、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主要著作有《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第三只眼睛看传媒》《党报宣传艺术新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