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余县古称南安,位于赣、粤、湘三省交汇处,是江西的“南大门”,总人口31万。大余有着1400多年建县史,文人贤达辈出,历史文化深厚,红色印记深重。同时,县内矿产、生态资源丰富,还因盛产钨矿,被称为“世界钨都”。县域发展基础强,底子厚。但近年来经过逾百年高强度开采的钨矿资源面临枯竭,以钨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工业发展方式、“一矿独大”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大余的发展陷入“钨竭城衰”的境地,县域经济亟待转型提振。
近年来,大余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省委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决策部署和“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民生转型,以生态为本,文化为根,探索出了一条经济转型发展、“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致富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入选“中国宜居乡村典范县”,被评为“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等,创造了转型发展的“大余样板”,重塑了美丽宜居的“大余形象”。
调研表明,大余县域治理能够取得突破性成就,其做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以三色发展为重点,促进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二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共享发展成果惠民生;三是坚持“四重视两转变”,经济社会工作全域铺开,实现了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两大转变。逐步走出了一条从单一产业结构到多业并举、多元支撑的绿色经济转型升级之路,成功探索了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有益经验,有力开创了旅游扶贫、共建共享的鲜活路径,县域治理成效巨大。
三色发展为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增实力
绿色崛起促有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力。以转型升级为突破点,发展低碳循环绿色工业。大余县鼓励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多元化经营,推进技改扩能和节能降耗,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之路。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引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努力摆脱对资源粗放投入的过度依赖,走绿色化引领的新路。培育壮大了日荣钨业、明发矿业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一年可“吃干榨尽”矿业废渣10万吨,相当于每年从废渣中捡回了近5亿元财富。以品牌优势为发力点,培育生态有机绿色农业。“绿色、有机、无公害”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签,也是最具优势的品牌。大余县突出花卉苗木、脐橙、油茶、商品蔬菜、竹业、鸭业、豪猪等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衔接、家庭农场参与、社会化服务跟进”的现代农业体系,打造了一批“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生态农业品牌,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企业40多个,南安板鸭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的万亩蔬菜长廊,其优质产品远销欧洲、俄罗斯等地。
红色固本夯实基,凝心铸魂打造文化名县。传承历史文化,涵养现代气韵。大余作为历史文化古邑,有四张著名的历史文化名片:牡丹亭文化、宋明理学文化、梅关古驿道文化和庾岭红梅文化。《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以南安府衙后花园为背景创作的,其艺术造诣和价值传承千年,是中国更是世界戏剧文学的瑰宝。大余还是中国理学发源地,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在这里兴办县学,创立《太极图说》,开启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正心诚意的真谛。大余梅关古驿道始建于秦朝,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驿道。梅岭更是因有张九龄、苏轼等历代名人300余首佳作创作于此,而被称为“梅花诗国”。近年来,大余县积极致力于这四张历史文化名片的传承、保护、发掘和提升工作。目前,中国牡丹亭文化园已经开园迎客,并成功举办“中国·大余首届国际牡丹亭爱情文化节”。在理学名村新城镇周屋村重建的周公濂溪堂,其对侧门楣上的“进退有余”、“出入有度”正是理学思想、理学文化的充分体现。守护红色阵地,弘扬革命精神。大余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既是尊重革命历史、发扬红色传统的需要,也是大余净化政治生态、建设文化名县的需要。为此,大余县一是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特点进行保护和开发,更好地发挥了其思想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二是运用文字、录音、影像等各种多元化媒介手段,对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档入库,做好珍贵史料的保存。三是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通过举办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0周年理论研讨会、兴建梅岭三章纪念馆等,切实将红色文化资源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有色开采重转型,加速推进新增长极培育。力破“一矿独大”的工业格局,将首位产业由钨及有色金属调整为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产业,重点在钨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五大领域发力。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主动策应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建设,引进培育了天赐新材料、科立鑫、华夏新能源汽车、云锂新材料等10多个新能源材料产业企业,达产达标后年产值达24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加速钨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省级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推进钨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加快延伸产业链条,培育约60个项目入驻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形成了集采掘、冶炼、加工、应用、贸易、科研、展示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规划产业园区扩大招商引资。全县规划工业园区总面积2万余亩,根据主导产业,打造了“一园四区”,即大余县工业园,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新世纪电子器件产业园、新城返乡创业园、绿色产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约化、集聚化、集群化。招商引资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成功举办了11次招商项目,共签约项目107个,签约资金约246.2亿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财政科技支出、申请专利和专利授权均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海创钨业研发的“铵盐体系白钨绿色冶炼关键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个坚持”不放松,共享发展成果惠民生
坚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共建共享增福祉。一是主抓特色产业发展,确保贫困群众能致富、可持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抓实花卉苗木、蔬菜、肉鸭养殖与板鸭加工等十一大特色扶贫主导产业,其中,蔬菜面积达8.8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发展豪猪10万头以上、蜜蜂5000箱以上。特别是重点打造了“万亩蔬菜长廊”,带动全县每个贫困村建立100亩以上蔬菜基地,预计年产值将超35亿元。建立116个扶贫产业基地,实行“扶贫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灵活多样的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巧抓乡村旅游,开发系列综合性富民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坚持在规划景区时考虑贫困户,建设管理时吸纳贫困户,制定政策时倾斜贫困户,使旅游扶贫成为全县最直接、最稳定、最全面、最持续、最生态的脱贫致富新路。大余县委副书记邓增顺向调研组介绍到,大余旅游扶贫主要是做到了“三个依托”:第一依托旅游开发。帮助贫困户参与经营,流转田土,发展种养,入股分红,获得稳定收入。如丫山景区建设,共带动大龙村和周边乡村832户贫困户投资入股,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在全县共打造了109个旅游扶贫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就业799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5%以上。第二依托旅游公司。引导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就地转移,就近就业,优先解决贫困户需求。如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现有员工289名,其中大龙山村当地员工260人,占总员工比例的90%。第三依托电子商务。帮助贫困户推广旅游项目,销售土特产品。建设了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交易馆、大余乡村旅游O2O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全县共有电子商务企业1880多家。南安板鸭、等农副产品,售价普遍提高30%以上,销量增长3倍以上。
坚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基础建设惠民生。大余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一是做好兜底工作。住房:结合城市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医疗: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由政府出资为全县所有贫困户构建医保补助、大病医疗补助、商业保险、民政补助“四道保障线”,确保贫困户个人医疗费用控制在10%以内。教育:成立全省首个扶贫和教育慈善基金会,发动社会力量助力教育发展。就业:支持和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就业,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开发保安、保洁员、山林巡逻员等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100%实现就业。二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倾力抓好关系民生的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高低压线路1936.74公里,全面满足了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2014年以来,全县需修建公路913.1公里,实现25户以上789个自然村道路基本硬化,总里程达452公里,受益3.28万户。率先启动了饮用水源地—城乡饮水安全、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8%,城乡饮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三是做好公共服务工作。常态化免费开展家政、养蜂、电商等技能培训,提高当地群众致富本领。大力推进文化惠民,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建成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5个农家书屋,实现全县、乡、村全覆盖。水南新城精神文明活动动中心,为全村2340人口提供了文娱场所,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坚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成体系。加强社会治理,促进乡村“三治”。围绕“治理有效”目标,构建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以德治为基,通过新民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为美丽乡村注入美丽灵魂。新城镇水南村屋外的宣传墙上“新二十四孝”的壁画,将孝文化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进行创新性宣传,如“一、经常带爱人子女回家;五、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十五、定期带父母做体检”,以简单朴实的话语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和弘扬。以法治为纲,通过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法治监督,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法治保障安定和谐。以自治为本,把村民自治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基本形式和保持农村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如,大余县在所有村(居)建立道德评议会、法律服务团、乡贤议事会等自治组织,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荣获了“2013-2016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培育乡风文明,塑造乡村“三美”。围绕“乡风文明”目标,着力建设环境美、道德美、风尚美“三美”新农村。如大余县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集中开展向陋习宣战、树文明乡风“五大行动”,即集中整治棺木、集中建设公墓和坟墓迁移及殡葬改革“零点行动”、集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行动、农村“空心房”、畜禽养殖污染行动。调研组一行在乡风文明治理典型的新城镇周屋村看到:乡风文明、农根文化的展厅在周氏祠堂建立,整洁屋舍间还散落着一些车间,周围农户正专注于手中的工作。大余县委书记曹爱珍向调研组介绍,在治理之前,周屋村片区垃圾成堆、坟墓连片,如今通过网格化治理,已经建成电子厂扶贫车间、电子商务公司和特色产业展览馆。
“四到位”促“两转变”,多措并举绘新篇
“四到位”。思想到位:大余县上下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倾力打造生态旅游名县,以产脱贫,以产富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重视到位: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江西省委的系列重大部署,规划先行,政府推动,全员发力,共建大余。在产业园区规划、生态景区建设和扶贫旅游开发等具体工作推动方面,成立专门的负责小组开展工作,做好详细规划和推进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时序进展,责任到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措施到位:通过构建绿色发展、统筹城乡、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党建+乡风文明”五大长效机制,推动县域发展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老、新城区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和基础设施建成效显著。投入到位:一是资金投入。在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工作中,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用于精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各金融机构开发小额贷款政策,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顺利启动旅游项目。二是技术投入。到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不断增加。三是人才投入。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与清华大学、美国犹他大学等20多所国内外高校“联姻”,引进40多位高级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培育壮大了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两转变”。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大余县内矿产、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厚植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优势。钨的累计探明储量38万多吨,已探明钨、锡、钼、金、银、铜、铋等矿种90种。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成江西省唯一、周边省市唯一的省级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和大余县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首位产业园,推进新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生态资源优势。大余县森林覆盖率达76.6%,空气质量常年保持I级标准,常年保持一类、二类水质,章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利用这些优越条件,大余县积极探索了产业扶贫和大力推行“生态+乡村旅游”扶贫模式,重点打造了一批村级生态旅游扶贫点,以产富民成效显著。旅游资源优势。大余山水风景秀丽,不仅是生态养生福地,还是运动休闲美地。丫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江西省首批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示范点,仅2017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78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6亿元。通过深度挖掘境内地上地下,古代现代的优秀丰富资源,大余成功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发展空间。将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通过政府引导和招商引资,提供技术资金等各项支持,使得产业发展规模化、正规化、持续化,进而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柱。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等的转型发展,都使得经济发展的短板变为增收致富的好手段。
调研组认为,大余县在县域治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坚持围绕转型发展这一条主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县域治理的丰硕成果。其创新性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县域的发展和工作的开展,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调研组成员:陶建群 刘让兴 刘芋艺 王克)
责编/刘芋艺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