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式、创新式、持续式发展,是古镇成为新型文化名镇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实现古镇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荣共进,既是新型文化名镇的构建思路,也是新型文化名镇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文化名镇 地域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古镇作为一个区域,一个文化综合体,是先人建设活动的结晶,是古老地域文化的积淀,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具体反映,蕴含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精神是古镇文化的灵魂所在
文化与地理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是文化自身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文化空间性的体现。文化空间性是文化与地理的交点,即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被定位且真实存在的;是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如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文化源地,即最早出现的地方,任何一种文化的后期发展是从源地不断地向外传播与扩散的过程。文化不论怎样传播、扩散,都带有源地的烙印,被源地外的人们认为是萌芽、形成、发展于源地的一种特殊文化,这种带有空间性和源地性的文化就是大家熟悉的地域文化,是源地居民将其作为区别于其他地域的一种符合、一种标志,带有明显的地域精神,形成源地居民心中特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源地居民对源地的环境意象。就古镇而言,古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古镇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关系成就了古镇特有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古镇精神,是古镇文化的灵魂所在。
古镇先民灵魂中根深蒂固的古镇精神既包括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古镇意象,又包括构成古镇文脉的诸多元素、符号。古镇内保留完好的古街道、古民居、古城堡、古寺庙、古戏楼、古书院、古瓷窑等地域元素是古镇意象的载体,也是古镇意象的标志和象征,向世人展示着古镇先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古镇特有的古建、民俗、小吃等文化符号承载着古镇先民的智慧,塑造着古镇特有的人文地理形态,炫动与传承着丰富多彩、芳华独具的古镇文脉。独特的古镇文脉向世人展示着古镇先民朴实的情感、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展示着古镇先民精湛的艺术水平和高超的理念;展示着古镇先民对文化的崇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当前,一些古镇在保护性开发的基础上,以民俗文化园区、古镇文化产业园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户外低碳养生园区等现代元素的建设为依托,打造旅游品牌。古镇未来的加速发展需依托一些重点产业(如文化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创意设计)及相关项目来进行。园区、旅游品牌、各类产业和项目是古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符号,这些新符号凸显着古镇背景、富含着古镇精神、镌刻着现代文明的烙印,是古镇文脉在现代的延伸与丰富。
新型文化名镇构建思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古镇作为特定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要传承文化就要保护好古镇,使古镇记忆保存、古镇文脉延续。
从目前的古镇保护现状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误区:个别古镇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拒绝现代文明的进入,其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未来可能出现文化资源缺失现象;个别古镇难以抵御急功近利的诱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乱加改造,把真正原汁原味的古镇文化如民居建筑等,搞得面目全非、新旧难分,把真古董修成伪古董、假古董;个别古镇,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没有将文化与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处理好,二者在古镇的发展过程中本可以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现实是在文化价值的驱动下,古镇以“文化”的名义开展诸项活动,开发的各种产品均以“文化”标榜,出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局面,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带入一个极端;个别古镇,对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缺乏认识,在创新式发展中,未能继承与发扬古镇传统文化的精华,一味地吸收与借鉴其他地域的优秀文化成果,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化趋同”现象。未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能否实现和谐式、创新式、持续式发展是古镇成为新型文化名镇面临的难题之一。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走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为我们指明了新型文化名镇构建思路。因此,以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地域文化为视角,以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荣为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型文化名镇,是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新型文化名镇的构建重点在“创新”二字上,如何突破传统的羁绊,在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历程中,走出创新之路,是未来古镇发展的重中之重。
针对古镇而言,要想成为新型文化名镇,不仅需在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下功夫,也需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融入现代文明元素,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荣方面做足文章。唯有如此,才可通过展示古镇意象、炫动古镇文脉的历史符号了解、学习古镇历史文化的价值及古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水平与文明程度;通过凸显古镇背景、富含古镇精神的现代符号见证现代文明对古镇发展的影响。
新型文化名镇构建方式
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古镇文化的传承必须是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古镇文化的创新是古镇文化传承的必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古镇优秀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需以新型文化名镇的构建为基点进行。因此,任何古镇在未来要想跻身于新型文化名镇之列,必须在传承与弘扬古镇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元素,必须根据时代特征不断进行充实与丰富,必须一直处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
就古镇而言,一些蕴含先人智慧与精神的民俗、民居、美食、古环境等文化符号,不仅应受到特别的重视和保护,而且应融合现代元素对其进行创新式开发。因而,对古镇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并在古镇文脉中融入新时代符号是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未来的古镇在保护蕴含“古文化”历史符号的行动中,要考虑现代人类对古镇文化的需求,要将隐藏在民俗、美食、民居、古环境等历史符号背后的地域文化激发出来,实现现代人类对古镇文化的需求与古镇历史符号保护的完美契合;考虑新时代文化对古镇的影响,考虑如何在保护古镇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融入现代文明,保证古镇在未来的发展中既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避免出现文化资源缺失现象,让前来古镇游览的客人可直观感受饱含古镇意象的环境符号;可体验富含古镇精神的文化符号,见证现代文明对古镇的影响。如此,客人不仅熟悉了古镇意象,解读了古镇精神,还了解、学习了古镇古老、独特的优秀地域文化,见证了古镇文脉在新时代的发展,而且古镇古老、独特的优秀地域文化也可通过客人的体验、参与得到弘扬与传承。这种在保护中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接受新型文化的过程,是一次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共进共荣的实现过程,也是古镇文脉永葆青春的持续式发展之路,更是构建新型文化名镇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传承、弘扬地域文化导向下的河北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张家口地域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为例”(项目编号:HB15GL1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述林、胡科翔:《古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途径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责编/肖晗题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