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
2017年,全国进城落户人口达1330万人,这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力举措。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问题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释放经济发展的内需潜力。
然而,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并不仅仅是一纸户籍所在地的变更,其背后承载着巨大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当前,新市民的关注点已经从工资待遇、五险一金、工作环境等问题转移到如何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做好子女教育等方面。应加快推进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切实解决新市民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让他们真正适应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入城市发展之中。(姜天骄)
交通脱贫攻坚显身手
2017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8.5万公里,连续多年大幅超过预期目标,补上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交通运输是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先导性条件,加快实施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是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的先手棋,是破解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关键。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城乡互动、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还有效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为贫困地区群众打开脱贫致富大门,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不仅给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坚定了群众的志气、勇气,让人看到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坚定了脱贫攻坚的信心。(齐 慧)
冬季清洁取暖大提速
2017年全国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578万户,北方清洁取暖全面提速。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有助于解决化石能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对改善百姓生活、治理雾霾和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17年,天津、石家庄等12城市,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推进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数据显示,京津冀区域“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470多万户,削减散煤1000余万吨。目前,京津保廊已建成上万平方公里的“无散煤禁燃区”。
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的推进,为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作出巨大贡献。“大气十条”确定的各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实现。 (曹红艳)
地下管廊建设再加码
综合管廊建设的意义在于充分地利用地下空间,节省投资,对拉动经济发展、改变城市面貌、保障城市安全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7年,为了强化“看不见”的生命吸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有关部门支持下,通过分解任务、对接项目、完善标准、指导试点、加强巡查调度以及实地督导等多种措施,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国新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4公里。与此同时,各地高度重视管廊建设,不少地方把任务目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通过统筹推动、规划引领、大力推进PPP模式等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为前提,全力以赴保开工、保进度,同步完成了各自省份年度开工建设任务。
(王轶辰)